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150字。

  福建省泉州市2017年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本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学校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 古诗文默写。(12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无车马喧。  (陶潜《饮酒》)
  (3)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诗》)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今齐地方于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7)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作者巧妙嵌入地名、一语双关抒发内心感情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中,面对远去的流水,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来形容时间的宝贵或强调对将要逝去的东西的珍惜。
  2.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8分)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是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节期间,一到晚上,花灯点亮,街道成了灯河。男女老少shènɡ zhuānɡ打扮,  【甲】  ,走上街头,欣赏品评这五彩斑斓的花灯,人人沐浴在祥合瑞气之中,祈望新年好运。今年灯会上,海丝公园内展出的“扬帆起航”大型灯组引人注目。灯组长30米,高6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年来,泉州花灯已“出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众多当地居民驻足观赏,对精美绝轮的花灯  【乙】  。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中拼音“shènɡ zhuānɡ”对应的词语是“胜装”,“斑斓”的拼音是“bān 1án”。
  B.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祥合”的“合”、“绝轮”的“轮”,应分别改为和、伦。
  C.文段中“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改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D.“街道成了灯河”,泉州花灯已“出访”多国,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2)填入甲、乙两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A.倾巢而出    俯首称是         B.倾巢而出    赞不绝口
  C.争先恐后    赞不绝口         D.争先恐后    俯首称是
  (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以帆船为元素  ②采用现代光源技术  ③展现出一幅扬帆远航的场面  ④蔚为壮观
  A.① ② ③ ④            B.④ ② ① ③
  C.① ③ ④ ②            D.④ ② ① ③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5分)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 这首七绝的作者是北宋的    ;“
  ”一句写出了作者站在亩
  处时所见的视野十分开阔,也写出了所闻的范围异常广泛,颇具气势。(2分)
  4. 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夸张的词语,借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B.诗歌第二句旭曰东升的辉煌景象,传达出诗人积极、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心理状态。
  C.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前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这仅仅作为后两句议论的铺垫。
  D.全诗的含义是: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地观察事物。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6分)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