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份打包
第1课 第1课时 训练.doc
第1课 第2课时 训练.doc
第1课.doc
第1课.ppt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课时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01( B )
  A.迤逦(lǐ)     玷(zhān)辱
  酒馔(zhuàn)     搠(shuò)倒
  B.连累(lei)     髭(zī)须
  洗漱(shù)     剜(wān)心
  C.提(dī)防     彤(tónɡ)云
  庇(pì)佑     仓廒(áo)
  D.浸(qīn)透     供(ɡònɡ)桌
  央浼(měi)     模(mú)样
  【解析】 A.玷diàn;C.庇bì;D.浸jìn。
  2.下列各组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导学号 26690002( C )
  A.天理昭然 休赁地说 朔风吹撼 鸦雀无声
  B.贪脏枉法 鬼鬼祟祟 碎琼乱玉 余音绕梁
  C.伏侍不遐 交头结耳 毕恭毕敬 纷至沓来
  D.素不相识 吃饭防噎 人才汇萃 厚颜无耻
  【解析】 A.赁→恁;B.脏→赃;C.遐→暇,结→接;D.汇→荟。
  3.下列句中“将”字词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03( C )
  ①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 ②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 ③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 ④林冲钻将进来 ⑤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⑥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 ⑦掇将过来靠了门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⑨果品酒馔只顾将来 ⑩阁子里叫:“将汤来”
  A.①④⑦/②⑥/③⑤⑧/⑨⑩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⑨⑩
  C.①④⑦/②⑨⑩/③⑥/⑤/⑧
  D.①④⑦/②⑤/③⑥/⑧/⑨⑩
  【解析】 助词/动词,拿/介词,把/副词,将要/动词,率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04( D )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
  ②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
  ③“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
  ④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
  ……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二课时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11( C )
  A.迤逦:缓慢前行,文中有颠沛流离的意思。
  恁地:这么,那么
  按酒:下酒的菜
  B.干碍:关涉,妨害
  省得:明白
  结果:杀死
  C.顶礼:敬礼,致敬
  向火:生火
  碎琼乱玉:细碎的石子,文中比喻地上的雪
  D.接风:设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推故:推托
  央浼:恳求,请托。
  【解析】 向火:烤火。碎琼乱玉:细碎杂乱的玉。
  2.对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得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12( D )
  A.越来越紧,越来越大的风雪,已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自然背景,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B.通过大风雪的描写,渲染了气氛。
  C.由于风雪的变化,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化了主题。
  D.自然景物的描写能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析】 “给小说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对。
  3.课文有哪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13( B )
  A.开头细致地描写了陆谦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引出下文李小二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第二自然段写陆谦和富安的动作,“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两个“闪”字,说明二人动作敏捷,身手不凡。
  C.林冲在草料场的一系列行动,叙述得非常详细。既表现了林冲细心缜密的性格,又说明草料场起火并非林冲疏忽所致,自然揭示出陆谦等人的借刀杀人的阴谋,使情节发展具有合理性。
  D.林冲在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为下文陆谦等人“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因此陆谦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为“逼”林冲奋起反抗,手刃仇敌提供了行动的前提。
  【解析】 “闪”字说明二人行为诡秘,怕人看见。
  4.课文中写了两次偷听谈话,一次是李小二的妻子奉丈夫之命有心去
  ……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 69590001( C )
  ①韩国总统朴槿惠已经就“闺蜜干政”两次向韩国民众道歉。但第一次道歉时长仅90多秒,被指敷衍塞责,因而不但没能挽回民心,反而进一步恶化了舆论。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颠扑不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海市蜃楼。
  ④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顺藤摸瓜找到“桃花源”。
  ⑤《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为背景,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时至今日,很多60后对那段不平凡的岁月还念念不忘。
  ⑥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送我到车站。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眼睛不自觉地总是湿湿的。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解析】 ①敷衍塞责: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②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会破损。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③“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④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到底。⑤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⑥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 69590002( A )
  A.所谓接地气就是要让正在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贴近老百姓实际生活的需要,切实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愿望、利益诉求。
  B.大规模的地域和职业流动导致青年分布状况和青年群体的日益分化,形成了与经济成分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相适应的新兴青年群体。
  C.中小学金融理财教育旨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金融理财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从小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目的。
  D.1864年,《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实施颁布,以一种顶层制度设计的方式,建立起庇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屏障。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在“分布状况”后加“的改变”。C项,结构混乱。删去“为目的”。D项,语序不当。“颁布”和“实施”调换位置。
  3.对“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一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21( B )
  A.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B.表明了林冲已感到走投无路,只好求助于神明。
  C.反映了林冲随遇而安的思想。
  D.“行不上半里多路”是当时(宋元时期)的口语,和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区别。
  【解析】 此项的分析与林冲的性格及当时心理不吻合。
  4.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下列叙述不能证明这一特点的一项是导学号 26690020( D )
  A.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