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30字。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2课
  《李逵负荆》教学设计
  贵阳六中:杨 鸣
  教学目标 :
  1、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  
  2、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思路。 
  3、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4、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5、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课文节选部分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分析李逵的主要性格特征。 
  2、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3、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探究《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 
  2、对李逵和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研究。 
  3、讨论《水浒传》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和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水浒传》全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特色及其地位和意义。并阅读了课文节选部分,理清文章思路。我们知道《水浒传》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它对既真实又带有强烈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上。小说描写了108位梁山泊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每个人的面目都很清晰。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这样评价《水浒传》:“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还如此评论了里面的人物:“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态,人有其声”。
  今天我们就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李逵的描写,全面认识李逵的形象。看看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让这个清代文学评论家都对其百看不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