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道小题,约10650字。

  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说明: 1.本试卷包括A卷、B卷、C卷及答题纸四部分,共10页。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试卷中所有答题内容及作文写在答题纸上。
  3.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A卷     满分50分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偌大(nuò)    濒临(bīn)    载人(zǎi)    颐指气使(yí)
  B. 羞赧(nǎn)    佣金(yōng)   驽马(nǔ)     滑稽诙谐(jī)
  C. 青苔(tāi)    讥诮(qiào)   思忖(cǔn)    锲而不舍(qì)
  D. 嫉妒(jí)     煞白(shà)    憎恶(zēng)   插科打诨(hùn)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偌(ruò)大,载人(zài);B项,佣金(yòng),驽马(nǔ);C项青苔(tái),锲而不舍(q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湎怀        安详        转弯抹角        顽世不恭
  B. 雄辩        焦躁        杳无音信        习以为常
  C. 雍容        辖治        不可思义        无暇顾及
  D. 蓬篙        荒谬        没精打采        好吃懒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缅怀,玩世不恭 C项辖制,不可思议;D项蓬蒿,好吃懒做。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        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
  ②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        掉了。
  ③巴黎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        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A. 轻视    消解    不免    B. 藐视    消解    未免...
  C. 藐视    化解    未免    D. 轻视    化解    不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①藐视——认为某种事物很卑贱、渺小、没有价值或令人厌恶,从而对它加以轻视、嘲笑。轻视——小看或讨厌,也指不认真看待。②消解——消释;消除。化解——解除。常用来指矛盾、冲突等。③未免——实在是,不能不说。不免——免不了。比“未免”语义更重。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新中国总理平易近人的特点和旧官僚颐指气使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这些旧式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C. 钱钟书的东西方文学底蕴都非常丰厚,在运用典故时信手拈来,令人仰慕。
  D. 毕业三十年,天南海北的同学难得一聚,不大的教室里到处是温馨感人的场面:有的相拥而泣,有的面面相觑,有的开怀大笑。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面面相觑: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A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B不共戴天:形容仇恨极深。C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5. 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B. 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
  C. 迟到了,他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
  D.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暗喻。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B.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
  C. 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变形记》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
  D. 《荀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荀况所著,现存32篇,《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荀子应为战国时期人,《荀子》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其待己也廉(少)               ②时矫首而遐观(悠闲地)
  B. ①不如周公,吾之病也(缺点)     ②声非加疾也(强,宏大)
  C. ①而御六气之辩(变化)           ②此大小之辩也(区别)
  D. ①当敛裳宵逝(名词作状语,连夜) ②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