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00字。
濉溪县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三 语 文 试 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第I卷(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尉藉(jiè) 寂廖(liáo) 以飨(xiǎng)读者 掎角之势
B、窥伺(sì) 裨(bì)益 排难(nán)解纷 疏不间(jiàn)亲
C、叨 (tāo) 扰 嗔 (chē) 视 流觞 (shāng) 曲水 惊慌失措
D、癖 (bǐ) 好 饿莩(piǎo) 敛声屏 (bǐng) 气 瘦削(xuē)苍白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央“三个代表”宣讲团的报告,见解深刻,发人深思,语言也很 ,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认识了“三个代表”的精髓。
②美国士兵发现了五名 可疑的阿富汗人,怀疑他们是基地组织成员,故将其逮捕。
③我们 要用“时”来计算时间, 要用“分”来计算时间,甚至要用“秒”来计算时间。
A、精当 形迹 不但/而且 B、精辟 行迹 不但/而且
C、精辟 行迹 不是/而是 D、精当 形迹 不是/而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大经济学教授萧灼基将参加下午3时的会议开幕式。不到2点,严阵以待的记者已挤满了大会堂外的台阶。
B、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C、这里的高山深壑,出产极为稀有的菊花石,所产一尊2米高、盛开128朵白菊的菊花石珍藏在国家地质博物馆,其品位无以复加,举世驰名。
D、他写的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又如行云流水,我们只能望其项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B、公司规定,这种型号的计算机销售让利价格不超过400—600元。
C、《大河奔流》通过一个农村妇女李麦从一个女长工成长为领导群众与敌人斗争的战斗经历,热情地歌颂了党,歌颂了人民。
D、上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等六大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科学知识体系内部存在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可与地球内部分层结构模型类比,称之为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能否把握这一结构特征,采取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
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向里,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科学知识体系的结构从外向里则由知识外壳、知识幔层和知识内核组成。
知识外壳由事实性知识组成,如海王星、电磁波、中微子的发现均属事实性发现;知识幔层由定律性知识组成,如浮力定律、自由落体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均定律性知识;知识内核由原理性知识组成,即能揭露相对深刻的本质,如氧化说、进化论、相对论等原理性知识。事实性知识说明“是什么”,定律性知识说明“怎么样”,原理性知识说明“为什么”。
人对某一知识领域的系统认识通常遵循“事实性——定律性——原理性”的发展过程,即人们的探索性思维通常是从科学知识的外壳部分通过幔层而向内核逼近的。例如,在天文史上,哥白尼的日心说首先解决了“是什么”,即确认了我们这个恒星系统中,地球、火星等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继而,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描述了“怎么样”,即确立了地球等行星是按照某种特定的周期、轨道和速度围绕太阳运行的;最后,牛顿的万有引力原理探索了“为什么”,说明太阳是以某种特定的力作用于行星,从而使行星按开普勒发现的三大定律运行。
上述过程标志着科学家对科学之迹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家则根据各自的发现的深刻性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这样,科学界无形中便形成了一个声誉的金字塔结构。处在金字塔尖顶的是那些因为有重大原理性发现而驰名世界的科学巨星,人们赋予他们最高荣誉,称他们开创了一个科学时代,如牛顿时代、达尔文时代、爱因斯坦时代等;或者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