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300字。
资阳市2005—2006学年度高中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 文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吴江(wj5575@163.com)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到第5页,第II卷第6页到第12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3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答第II卷时,不能在试卷上随意圈点勾画或作记号。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
1.下列词语形、音、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汲取(jí) 丰赡(充足) 溘然长逝(hè,忽然) 目不遐给(jĭ,供给)
B.拘泥(nì) 编纂(cuàn,编辑) 妍媸毕露(chī,美) 胼手胝足(pián, zhī)
C.僭越(jiàn) 罹难(lí,遭遇) 宏篇巨制 杀一儆百(jìng,使人警觉)
D.症结(zhēng)忖度(cŭn duó,揣测)不足齿数(shŭ,列数)吞言咽理(yàn)
2.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陕西咸阳市武功县公安局民警马忠年勇斗歹徒、血染警服的感人事迹在后稷故里广为___________。
②中国艺术上这种善于运用舞蹈形式,这种辩证地结合着虚和实的独特的创造手法,也___________在各种艺术里面。
③假如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虽然这被当时的官僚所___________,但到底可以发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损害的社会底层。
④类似的事故___________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A.传颂 贯串 不耻 不只 B. 传颂 贯穿 不齿 不止
C.传诵 贯串 不耻 不止 D. 传诵 贯穿 不齿 不只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C.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B.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C.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的创意方案征集工作已经开始,北京奥组委将在2006年向奥委会提交入选的创意方案以供审查。
D.“9.11”事件以后,如何防止国家重要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再次免遭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破坏,已成为美国领导人深感头疼的问题。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诗人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如“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笑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无私心的道理。
B.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C.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灿春光。
D.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6.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唐则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此时诗坛群星辉映,尤其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分别是豪放飘逸、沉郁顿挫和平易通俗。
B.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之中的上佳精品。它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该篇小说与《狂人日记》、《孔子己》、《祝福》、《药》等被收在作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里。
C.世界文学名著《伊利亚特》、《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巴黎圣母院》和《复活》的作者分别是古希腊的荷马、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雨果和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对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卡夫卡《变形记》、伍尔夫《墙上的斑点》、贝克特《等待戈多》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四篇小说都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迄今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