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0500字。
高中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26621 江苏省海安县西场中学 印文权 吉传琴 (13016790830)
(《<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愆期qiāng 机杼shū 垝垣guǐ 淇水汤汤shāng
B.矛戟jǐ 脉脉mò 否泰pǐ 体无咎言jiù
C.公姥mǔ 赍钱jī 哽咽yān 夙兴夜寐sù
D.拾掇duō 遗施wèi 险隘 ài 载笑载言z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阡陌 煎迫 窈窕 与子携行
B.樊笼 捷径 嘻戏 信誓旦旦
C.树巅 苗裔 严妆 络绎不绝
D.驰骋 迢迢 踟蹰 譬如朝露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诗经》广泛地__了我国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激情,富于浪漫气息。
(2)鉴赏古代诗歌,要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__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3)《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将汉、魏、晋三个朝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__在一起,展示了五言诗的特点。
A.反映 领略 整合 B.反应 领悟 整合 C.反映 领悟 组合 D.反应 领略 组合
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差错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刚刚
C.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泽:下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本性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言:说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体:姿态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秦风·氓》运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
B.关于《离骚》的篇名的涵义,古今名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
C.《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
D.诵读《归园田居》,说说诗人描写了怎样的农村生活场景?哪些诗句突出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
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B.西汉刘向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的诗歌辑录起来,编为《楚辞》。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古诗十九首》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常语句,融为一体,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类要生存,离不开穿衣吃饭;人类要发展,仅限于温饱就不够了。一旦物质的基础得以奠立,精神的建筑就成为必要。这种精神的建筑物,是既不厌其高,又不厌其多的。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诗是微不足道的,即使没有诗,人类也不至于毁灭。但是,诗可以让人活得聪明,诗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而这,却是穿衣吃饭所不能解决的。
读诗,就是对诗的欣赏活动。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并不懂诗的时候,便受到了诗的抚爱。我常记起,童年时节在南国的海滨,夏末秋初,乘凉屋外,对着草丛的闪烁的萤火,远望横亘天际的银河,吟诵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那时并不理解这诗句的意义,也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