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本系列资源是我站特约会员历时两月精心编写的精品资源,根据上传者要求,需要您用我站的精品币才能下载。本站对此系列资源拥有所有版权,下载资源只供本人教学使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作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超级大汇编共25个经典专题。110套绝对中考真题全部选入,试题、答案均为纯word版,无扫描部分。试题按照省市音序排列,易于查找,不重复,无遗漏;内容最新最全最精,分类严格合理,答案解析详尽,排版精美,下载打印即可使用,绝对是超越网络上所有同类资源的超一流精品资源。

约113050字。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
  课内文言文阅读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安徽省】二、【三】(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选自《论语 子罕》
  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⑴有仙则名   名:               ⑵斯是陋室     斯:       
  ⑶谈笑有鸿儒 鸿儒:             ⑷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或曰:“陋,如之何?”
  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
  【答案】15.(5分)⑴出名,有名⑵这 ⑶博学的人⑷官府文书
  16.⑴(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⑵(2分)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17.(3分)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
  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北京市】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共9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
  B.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C.环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2分)
  委而去之。
  6.依据全文对“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甲】只要有规定的边疆界线,有限要的山河,有强大的武力,就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国防,威慑天下。
  【乙】使人们定居下来保证他们不迁徙,靠划定边界是不行的;巩固国防靠山河的险峻是不行的;威慑天下靠武力强大是不行的。
  7.结合上下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明这段文字共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3分)
  【链接材料】
  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 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答案】4.(2分)C
  【解析】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护城河”“池塘”。
  5.(2分)(守城者)弃城而逃
  【解析】此题需要学生注意补充主语是守城者。
  6.(2分)乙
  【解析】题中乙句子的理解符合文章的文意,甲句子句意过于极端且不能体现“得到多助”意思。
  7.(2分)得道多助
  【解析】题中两段文字共同体现的思想是“得道多助”,此题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共同”二字的含义。
  【参考译文】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客人要走,起身相送;有客人要来,亲自迎接……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