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310字。
第2课 外国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
教学目的
1.积累学习有关语言。
2.获取新闻中的信息。
3.学习新闻的写作与阅读。
教学设想
让查阅有关诺贝尔和诺贝尔奖的资料,了解《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的背景,在全面了解有关背景的前提下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2.了解诺贝尔与诺贝尔奖,巩固有关新闻的知识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诺贝尔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创立了,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有:
2012年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5年
屠呦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获奖的华人有:
杨振宁,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2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2015年4月1日放弃美国国籍,随后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李政道,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时年31岁,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
丁肇中:与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 1986年以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及约翰•波兰伊共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返回台湾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朱棣文:、1997年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