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40字。

  “一带一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江苏  秦葆
  【第一部分:主题阐释】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7年3月17日,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
  一、“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
  古代丝绸之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1860年前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到中亚考察,提出“丝绸之路”概念。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认可。
  这条丝路由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当时张骞通西域并不是为了贸易。公元73年,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公元166年,古罗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洛阳,朝见汉桓帝,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东西方两大帝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这条路线首次正式打通并延伸到了欧洲。自此形成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此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开始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形成于秦汉之际,即公元前200年左右。最初的海上航线,是沿着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的海岸线南下,然后越过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列岛的北部。到了隋唐时期,在中日双方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又陆续出现了横渡黄海及东海的多条海上航线。通过这些海上航线,不仅中国的商品被源源不断地输往日本及朝鲜半岛,中国文化也被大规模地传播到这些国家,包括儒家思想、律令制度、汉字、服饰、建筑,甚至武术、饮茶习俗等。
  二、“一带一路”的新范围
  “丝绸之路经济带”贯穿亚欧非大陆,它比古“丝绸之路”的范围更广。该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与此同时,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