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160字。

  乌鲁木齐地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必修3、4)(问卷)
  第I卷
  ―、
  1. 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罗绮(qǐ)      蹩进(bié)   悚然(sǒng)   鳏寡孤独(guān)
  B. 自诩(xǔ)    湮没(yān)   罪愆(yǎn)    繁文缛节(rù)
  C. 糟粕(bò)    跬步(kuǐ)   庠序(xiáng)  冠冕堂皇(miǎn)
  D. 栖迟(qī)     炮烙(luò)   喟然(kuì)    度长絜大(qi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B项,罪愆(qiǎn);C项,糟粕(pò);D项,度长絜大(xié)。
  2. 谢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慰藉  暇想  暑气暄  前合后偃    B. 厮混  孱头  仰胁息   雕梁画栋
  C. 料峭  笑靥  汗涔涔  咄咄逼人    D. 躁动  畏葸  销锋镝   结外生枝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遐想;B项,雕梁画栋,D项,节外生枝。
  ...............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以道德视角来谈贪污问题,认为要        贪污,必须提高官吏的道德水准,使他们有一种清澈如水的        ,这样他们才会一文不取。但是,这些都是道德性手段,而不是制度性手段。因此封建王朝才会出现大家都说清廉、但几乎人人都        的恶果。
  A. 防治  节操  口是心非    B. 防止  节操  阳奉阴违
  C. 防止  情操  口是心非    D. 防治  情操  阳奉阴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近义词可以同语义的轻重、范围,适用对象,语体、感情色彩,语法搭配,句式特征等方面加以辨析,实词可用“去同存异组词法”“分解组词法” “反向组词法”“固定搭配法”“造句感知法”辨析,“防止”“防治”和“节操”“情操”,可用“去同存异法”区别,“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阳奉阴违” 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600多座醒目的水塔、100多个无塔压力罐、5000多眼深层手动泵井奇迹般地出现了,它们鳞次栉比,矗立在广袤的和田大地上。
  B. 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果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从现实世界进人惟妙惟肖的虚拟世界。
  C. 《人民的名义》中几位戏骨级演员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异曲同工的是,老演员惠英红击败周冬雨,获得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D. 在大中城市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而提供便利的共享单车行业方兴未艾,但也出现了一系列困扰城市管理的问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对象错配。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对象错配。异曲同工: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对象错配。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二十四节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华夏文明天人和谐哲学观的重要体现,让我们看到祖先曾经如此“诗意地栖息”在这片土地上。
  B.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