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题,约15220字。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汉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涧(jiàn) 船舷(xián) 曝晒(pù) 怏怏不乐(yāng)
B. 聒噪(guō) 逮捕 (dǎi) 黝黑(yǒu) 强人所难(qiǎng)
C. 蕴藉(jiè) 坎坷(kě) 档案(dàng) 同仇敌忾(kài)
D. 棕榈(lǚ) 谥号(shì) 亲戚(qì) 如法炮制(páo)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应根据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来辨析汉字的读音。A项,“怏怏不乐”应读“yàng”,意思为“心中郁闷,很不快活”,“怏怏”意为“形容不满意的神情”。B项,“逮捕”应读“dài”,意思为“捉拿”。D项,“棕榈”应读“lǘ”;“亲戚”应读“qi”。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当夜晚雁群引吭高鸣,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对她们的丈夫亲热起来,或
者当苏贝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天已经逼近了。
B. 同学们都说这件事是他的错,但他摆出一幅不屑置辩的样子。
C. 那一望无边挤得蜜蜜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璧一样。
D.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世隔绝,安乐而美好的的世外桃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应结合语句的语境及词语的词形来分析字形。B项,没有错误。 C项,“蜜蜜层层”应为“密密层层”,“密密”满布,到处都是。D项,“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 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3. 下列所给词语的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益处 精益求精 B. 席卷 一席倾诉
C. 分配 分秒必争 D. 品行 言行一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所给词语的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一词多义现象。不同的词语因其所处的语境以及在句中担当的成分不同因而意义不同。D项,两个“行”都为名词,行为。A项,第一个“益”,有益,好处;第二个“益”,更加,“精益求精”,好了求更好。B项,第一个“席”,像卷席子;第二个“席”,是量词,一阵,一番。C项,第一个“分”是动词,第二个“分”是名词。
4. 下列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锱铢必较——不拘小节 自鸣得意——妄自菲薄
B. 民怨沸腾——普天同庆 青红皂白——是非曲直
C. 同仇敌忾——自相残杀 如火如荼——风起云涌
D. 名存实亡——名不虚传 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这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A项,“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不拘小节”,形容人豪爽洒脱,不斤斤计较,又解释为不拘泥生活琐事。“自鸣得意”,自以为了不起,表示很得意;“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自轻自贱。B项,“民怨沸腾”,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政府统治怨恨到了极点;“普天同庆”,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青红皂白”,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是非曲直”,指对事物的评断。后者意义相近。C项,“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自相残杀”,自己人互相杀害。“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风起云涌”,形容雄浑磅礴之势;也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后者意义相近。D项,“名存实亡”,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出类拔萃”,意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鹤立鸡群”,是指比喻仪表或才能在人群里很突出。后者意义相近。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一个时代,让思想遭受这样的 ,后代的人会为此 。
②田野里农民们为了几毛钱拼命地干活,有点 ,惹人 ,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
A. 羞辱 羞愧 怜悯 可怜 B. 羞愧 羞辱 怜悯 可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