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80字。
口  哨
      张海迪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品赏课文中精彩的文句。
3、  学习主人公在逆境中所爆发出的顽强毅力,面对挫折毫不气馁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海迪的《口哨》,去感受口哨的神奇魅力。

(二)作者介绍:
张海迪:1955年生于山东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5岁时因患骨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从那时起,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先后在家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全部课程。他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翻译了数万字的英语小说。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到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给孩子当起了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热心地为乡亲们无偿治疗。1983年,她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至今出版的作品有《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生命的追问》(“我生命的一片绿叶”)等。她以坚定的意志,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的保尔”。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引言: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请全班同学各自有感情地散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不能把基调定在“忧伤”上)
★2、思考: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
参考: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抒情散文。讲述了一个瘫痪在床的小女孩以“吹口哨”的方式来排遣内心的寂寞,寻找快乐,学会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病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按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开头至“窗外的白雪盖满了大地”),回忆往事,妈妈教“我”学吹口哨。
第二部分(“春天来了”至“我告别了少女时代”),口哨陪伴“我”度过少女时代。
第三部分(“一天”至文末),30年后,“我”不禁又回忆起了少年时口哨带给“我”的快乐。

(四)质疑探究讨论
1、文中“我”为什么选择口哨,而口哨又给“我”带来了什么?
(围绕自己的观点对有关内容进行圈划品读)
参考:因为病痛的折磨,她不得不久卧病床,不能动弹。百无聊赖中,她只能以学吹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