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7小题,约6900字。

  宜兴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上相应的作者或篇名。(10分)
  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②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③月黑雁飞高,                  。(卢纶《塞下曲》)
  ④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⑤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
  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关雎》)
  ⑦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                  ,白露未晞。(《蒹葭》)
  2、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liào(    )望   玲珑tī(    )透   寒jìn(    )   销声nì(     )迹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
  B.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
  C.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睹物思人,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D.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思绪万千,茫然若失。
  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A丹:用丹砂      B王:为王    C罾:鱼网   D以:同“已”,已经
  二、 阅读与赏析(40分)
  (一)(14分)
  袁涣,陈郡扶乐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分府,举高第。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遂复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
  布诛,涣得归太祖(指曹操)。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今之把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唯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太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亡。涣白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终不问产业,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白敫 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5、下列句中的“之”与“犹今日之事将军也”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辍耕之垄上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悍吏之来吾乡              D、故时有物外之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袁涣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处处维护刘备的形象,身在曹营而心系故主。
  B.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体察民情,受到人民的敬重。
  C.袁涣反对不义的战争,力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D.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利,不炫耀自己邀取功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了曹操的器重。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再三强之,不许                  (2)彼诚小人邪           
  (3)且不耻将军之言                  (4)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