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10字。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理解并积累“恍惚、抽噎”等词语。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3.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4.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理解文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多角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多方面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在阅读中感悟和思考生活的哲理,激励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
2.理解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有意培养自己独立、自强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理解并积累“恍惚、抽噎”等词语。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3.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4.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理解文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入:体验型
[设计意图] 用提问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同学们,你们有过紧张害怕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谈一谈令你紧张害怕的往事。【生自由谈。】好,让我们一起读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八岁时经历的一件事,看看他是怎样战胜紧张与害怕的。
2、课堂实录
一、自读导航
[设计意图] 通过补充作者信息,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为更好、更清楚地了解文本奠定基础。
1.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2.初读课文,弄清字词读音,把握字形。
耸立(sǒng) 哭泣(qì) 怦怦(pēnɡ) 凌乱(línɡ) 恍惚(hū) 酷热(kù) 晕眩(xuàn) 呻吟(shēn) 小心翼翼(yì)
3.解释词语。
(1)灼:烧、烫。
(2)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3)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