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080字。
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生字词语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4.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划分层次,运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调,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1.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通过对文章的体悟,学会在错误面前自我反思、自我纠错。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
【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难点】
1.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理解感情基调,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语及作者的相关资料。
2.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3.划分层次,运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4.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划分层次,运用对比的形式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直接点明三只猫给“我”带来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对文本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带着好奇心再读课文,学生会倍感兴味盎然。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喜爱,和人一样,每只猫都会有各自不相同的性格。作者的家里就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猫》。
导入二:图文型
[设计意图] 由图片中的猫引出本文课题,增加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大家看老师手中的图片,这是什么?漂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