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9道题,约6410个字。

  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十月语文月考考试卷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厄(è)运落寞吹毛求疵(cī)  蹂躏B.猝死(cù )浮燥奄奄一息(yān)  磕拌
  C.荒谬(miù)匮乏自艾(yì)自怜浩瀚D.惬(qiè)意沮丧汗流浃(jiá)背窒息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倾听使人,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你将懂得山外有
  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
  人,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B.警醒丰富谦虚安宁
  C.丰富谦虚安宁警醒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武汉市教育局表示,要支持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幼儿园。
  B.诵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读,更在于用传统文化指导学生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D.这本书的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动场面。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
  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①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常常提到“成人”这一概念。孔子强调“仁”。在他看来,有仁德是做人的前提,人要“成人”,就应当“仁”。也就是说,人之为人在于有“仁”心,
  脱离纯粹的自然状态,懂得“修身”“亲亲”“事亲”。在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看来,“成
  人”首先是“有知识的人”,即对社会有基本认知。。一个人有了知识,具备了“成人”的基本素质,然后再接受仁义礼乐教化,才能具备“成人”的德行。孔子认为,具备“知”、“不欲”“勇”“艺”等素质,也就是说聪明有智、清心寡欲、勇敢无畏、多才多艺,还
  不可谓之“成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
  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
  ②孔子和早期儒家学者对“成人”的认识,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最晚自西周开始,
  我国就有了比较完备的“成人”礼仪:男子行冠礼,女子行笄(jī)礼。一般说来,士
  人二十而冠,天子、诸侯、大夫的冠礼则相对较早。男子行“冠礼”,标志着“成人”阶
  段的开始。“冠礼”的意义在于“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即抛弃孩子气,形成和巩固“成人”的德行。行“冠礼”之后,人们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
  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冠礼”是对人们“成年”的认可,是人们正式步入“成年
  人”行列的标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