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Word版含答案13份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二课+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三课+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四课+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五课+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第一课+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综合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选读(人教版+练习):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èn)       整饬(chì)
  荆杞(qǐ) 氤氲(yūn)
  B.颠踬(zhì)  别筵(yán)
  裨将(pí)  幽咽(yè)
  C.纨袴(kù)  谄媚(chán)
  入殓(liǎn) 蒿藜(hāo)
  D.锁钥(yuè) 俯瞰(kàn)
  粜米(tiào) 咫尺(zhí)
  解析A项,“氛”应读“fēn”;C项,“谄”应读“chǎn”,“殓”应读“liàn”;D项,“咫”应读“zhǐ”。
  答案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狷介  采撷  偕同  间谍  乌烟瘴气
  B.寂寞 抱复 诙谐 坐阵 民生凋敝
  C.复辙 慰藉 朝谒 杀戮 慷慨陈词
  D.赦免 想象 赌搏 艰深 历精图治
  解析B项,“复”应为“负”,“阵”应为“镇”;C项,“复”应为“覆”;D项,“搏”应为“博”,“历”应为“励”。
  答案A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年秋天雨不住地下,四海八荒被一片无边无际的雨云蒙盖着,   了六十多天。
  (2)这说明皇帝并不   什么真正的谏臣,这只不过是他身边的点缀。 
  (3)这首诗只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所感到的人民最深的痛苦;它一再被后人    ,只因为它最真实地告诉我们,过去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是怎样对待他们的人民。
  A.持续 须要 传诵  B.陆续 需要 传颂
  C.陆续 须要 传颂 D.持续 需要 传诵
  解析“持续”意为延续不断,是动词;“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是副词。此处应用动词。“需要”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须要”只能作动词。强调重点不同,“需要”强调对可见可感物件的要求,主体与客体之间有着要求与被要求、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须要”强调事理上的必要,一般不用在对具体物件的要求上。“传颂”意为辗转传布颂扬,“传诵”意为辗转传布诵读。
  答案D
  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59300000)
  法律法规的制定  ①  重要,  ②  公民是否将法制内化于心,  ③  是衡量一个社会法制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法治中国,  ④  离不开对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培育法制精神,  ⑤  要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
  ……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绰号(chuò)      裨益(bēi)
  怂恿(sǒnɡ) 灼烁(shuò)
  B.塾师(shú) 雇工(ɡù)
  蹩脚(bié) 鲜见(xiān)
  C.召集(zhào) 韶山(sháo)
  揶揄(yé) 哺育(bǔ)
  D.笃信(dǔ) 粗砺(lì)
  创伤(chuàng) 仆人(pú)
  解析A项,“裨”应读“bì”;B项,“鲜”应读“xiǎn”;D项,“创”应读“chuāng”。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堕落  旗杆  藉贯  引经据典
  B.帐目  通缉  膳宿  溘然长逝
  C.幅本  举荐  沉湎  大有裨益
  D.怯懦  贩卖  争执  惹是生非
  解析A项,“藉”应为“籍”;B项,“帐”应为“账”;C项,“幅”应为“副”。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大师”之称的李敖认为,高资敏的熊猫水墨画作富有想象力,文字旁白引经据典,耐人寻味。
  B.正如俗话所说,天无绝人之路,命运在关上大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看你能否抓住其中的机会。
  C.跟博斯克温文尔雅不同,土耳其主帅特里姆在发布会上怒发冲冠,他认为以土耳其队的表现对西班牙的两场比赛不应该只拿到“0”分。
  D.在2014年男乒世界杯决赛中,某选手在比赛胜利之后,头脑一时发热,竟然踢碎了广告牌,一时间网上对他的漫骂声不绝如缕。
  解析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幽长。用于“漫骂声”不恰当。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59300005)
  A.音乐舞蹈史诗《黄河颂》,采用芭蕾舞、诗词朗诵、钢琴曲和交响乐等多种形式,艺术地再现了艰苦卓绝,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精神。
  B.亚投行根据透明、公开、独立、问责的原则,建立了监督机制,以把责任落到实处,并将成立内审部门,审查业务合规,评估银行绩效,监督银行员工操守。
  C.20日内蒙古自治区以零下47.8 ℃刷新了“极端低温”记录,据气象局21日预告,未来48小时内蒙古阿拉善盟等8城市气温还将下降不少于8 ℃以上。
  D.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
  ……
  单元过关检测二(4~6课)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宝藏/埋藏 重合/重头戏 拓印/落拓不羁
  B.款识/识别 删削/刀削面 着陆/不着边际
  C.劲旅/干劲 发卡/卡脖子 抹布/一抹霞光
  D.粘贴/粘连 胳膊/胳肢窝 纤夫/纤尘不染
  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zàng/cáng,chóng/zhòng,tà/tuò;B项,读音依次为zhì/shí,xuē/xiāo,zhuó;C项,读音依次为jìng/jìn,qiǎ,mā/mǒ;D项,读音依次为zhān,gē/gā,qiàn/xiān。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羸弱  全愈  养老俸  有手好闲
  B.调和 废圮 记时器 头晕目炫
  C.呕歌 斥责 笔记簿 一塌糊涂
  D.舆图 讫今 癞蛤蟆 远见灼识
  解析A项,“全”应为“痊”,“有”应为“游”;B项,“记”应为“计”,“炫”应为“眩”;C项,“呕”应为“讴”;D项,“讫”应为“迄”,“灼”应为“卓”。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政治上的失意,    了苏轼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情绪,但他胸怀豁达,在祖国雄伟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
  (2)莫言是一个骨子里浸透了农民精神和道德的作家,其作品    着尊重人、赞扬大写的人的精神,他笔下的农民主人公大多是具有超人意志力的反抗者。
  (3)在本届运动会射击比赛中,他发挥失常,提前退出了奖牌争夺,没同教练商量,    离开场馆,拒绝了众多等候多时的中国记者的采访。
  A.滋长   贯串   径自
  B.滋养   贯串   径自
  C.滋长   贯穿   竟自
  D.滋养   贯穿   竟自
  解析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滋养:供给养分;补养。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贯串的事物一般都比较抽象。贯穿:穿过,连通,贯穿的事物一般都比较具体。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竟自:竟然。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
  (2)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
  ……
  综合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哲学精神的兴起、演进和繁荣,与先秦子学息息相关。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不同的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这是一个颇具启发的说法。至少对中国哲学而言,子学的兴起可以视作哲学的开创期,子学构成了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 先秦哲学家面对当时社会的空前危机,自觉反省夏商周以来的文化传统,对天人关系、内圣外王以及人生态度等问题作了深入探索, 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 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遗产。当然,和其他的文明不同,中国的哲学突破自有其独特之处。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于人世,有浓厚的社会关怀,致力于理想世界的建设。孔子、孟子、荀子如此,老子、庄子代表的黄老学派同样如此, 其他各家也不例外。 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历史发展。黑格尔说,欧洲人每想起希腊,就会有家园之感。 这句话,用在中国人之回想先秦,应该也是恰当的。
  但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并没有继续下去。秦王朝建立后,以法家思想为蓝本治理国家,采取严酷的文化政策,甚至于焚书坑儒,这是国家权力对思想的第一次压制。 到了汉代武帝时期,又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最终形成了经学一统的思想格局,这是国家权力对思想的第二次压制。自此后,中国哲学就在国家权力和正统意识的压制下迂曲而行,经学的地位日益无法挑战,多元思想被视为异端而屡受打击。唐代犹能三教共存, 而宋代之后,在政治权力的挟持下,“道统”成为思想压制的新武器。尤其是明清两代,陆续有各种迫害异端的惨剧发生,文祸不绝,士人寒心。集权制度下的社会慢慢僵化,集权意识下的思想慢慢退化。失去了多元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思想文化的活力不断弱化,直到整个民族丧失创造力和改变自我命运的能力。
  当然,无论怎样强大的专制,也无法真正统治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因为这违背了人的内在要求,也无法保障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历史上看,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抑或经学的任一派别,在获取独尊地位后,都会逐渐陷于僵化停滞的状态,并进一步造成思想学术的普遍凋敝。 思想一统的局面在国家权力的扶持下还可勉强支撑, 而一旦经学思想丧失强制性的体系支持,就会迅速堕入溃败。此时,受压制的哲学思想往往会马上找到生长的空间。因而我们会看到,经学的凋敝经常会激发子学传统的复兴,或者某种新形态子学的兴起,这差不多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规则。东汉末年,经学为世家大族把持,成为烦琐的章句之学,又因为与谶纬之学结合而堕落为灾异神学,弊极而衰。于是从汉末开始,经学一蹶不振,而老庄强劲复兴,进而慢慢推动了魏晋时代子学的复兴,由此学术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文学、美学、艺术等各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大创造的时代。这一格局延续了数百年。之后的时代同样如此,往往在独定一尊的专制思想衰落后,多元化思潮就会随之涌现,亦即由子学的复兴来重新焕发哲学的生机。明代理学一统天下,而傅山等发出质疑,并提倡与之相对的子学。清代思想专制解体后,又有清末的子学复兴。在某种意义上,“五四”精神亦复如是,它在西方思潮的推动下,对清代的思想专制进行了全盘的清理。一元衰而多元兴,子学正是凭借着其自有的坚韧生命力,在时间的长河中连绵反复,不断自我重生。
  (节选自2013年12月1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子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学的兴起可以视作中国哲学的开创期,中国哲学精神的兴起、演进和繁荣,与先秦子学息息相关。
  B.子学在经历了国家权力对思想的两次压制后,日益无法挑战经学的地位,多元思想被视为异端而屡受打击。
  C.子学传统的复兴,或者某种新形态子学的兴起,往往是因经学的凋敝而被激发的, 这就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规则。
  D.子学凭借着其自有的坚韧生命力,衰而兴,兴而衰,不断自我重生,不断重新焕发中国哲学的生机。
  解析C项,语言绝对化,文中的说法是“这差不多是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原则”。
  答案C
  2.关于子学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文明都经历了一个轴心时代,子学构成了中国文明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核心内容。
  B.先秦诸子大多着眼于人世,有浓厚的社会关怀,致力于理想世界的建设。中国哲学的基本性格就是在先秦形成的。
  C.汉代武帝之后,中国哲学就在国家权力和正统意识的压制下迂曲而行,子学对思想文化活力的影响受到了限制。
  D.从汉末开始,经学弊极而衰,而子学强劲复兴,由此学术打开了一个新局面,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进入了大创造时代。
  解析D项,曲解文意,“强劲复兴”的是“老庄”,“魏晋时代子学的复兴”是被“慢慢推动”的。
  答案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格局, 因为此后经学获取独尊地位, 并没有能够继续下去。
  B.思想一统的局面一旦丧失强制性的体系支持,就会迅速堕入溃败,受压制的哲学思想往往会马上找到生长的空间。
  C.无论怎样强大的专制,因为违背了人的内在要求,而无法真正统治人们的思想与精神世界。
  D.往往在独定一尊的专制思想衰落后,多元化思潮就会随之涌现,明代如此,清代亦如此。
  解析B项,张冠李戴,主语不是“思想一统的局面”,而是“经学思想”。
  答案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最佳配偶
  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叠煎饼。
  “我相信,你准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mutualitydow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