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br>
A.炮烙(páo) 濒临(bīn) 矫捷(jiǎo) 恪守不渝(ɡè)<br>
B.攻讦(jié) 沮丧(jǔ) 趔趄(liè) 间不容发(jiàn)<br>
C.旖旎(qí) 剽悍(piāo) 蹊跷(qī) 莘莘学子(shēn)<br>
D.狙击(jū) 罪愆(qiān) 拓片(tà) 稗官野史(bài)<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r>
A.端倪 耽搁 通谍 没精打采 B.迁徙 樊笼 恼怒 真知卓见<br>
C.浮躁 诡辩 涣散 轻歌曼舞 D.膨胀 妨碍 起讫 闻过饰非<br>
3.对下列词语或词语中加线词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r>
A.伉俪(指夫妻) 仰之弥高(更加、愈)<br>
援引(引用) 一见钟情(集中)<br>
B.丛冢(坟墓) 穷且益坚(困厄,处境艰难)<br>
沸反盈天(多余的) 禅宗(中国道教宗派之一)<br>
C.慰藉(安慰) 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br>
下野(又一次地执政) 吹毛求疵(找)<br>
D.武装泅渡(游水) 版税(出版机构向著译者支付稿酬的一种办法)<br>
杀青(泛指著作写定) 小人常戚戚(盲目开心地样子)<br>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r>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订计划,_________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br>
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________而为之了。<br>
③实践证明,人的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_______________。<br>
A.表明 勉励 蜕化 B.说明 勉力 蜕化<br>
C.说明 勉励 退化 D.表明 勉力 退化<br>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r>
A.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丰富的联想,我凝视着窗外的蓝天,不免出神入化。<br>
B.单看他两手捏成拳头端端正正地放在大腿上,挺直了腰板正襟危坐的姿势,就可以断定他是北方人。<br>
C.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制止,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br>
D.《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报业大战,杀得人仰马翻,天昏地暗,风声鹤唳。<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
A. 刚刚创刊的这一期《青年文学》,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br>
B. 生活是一个宏伟的竞技场,大家尽可以在那里进行夺取胜利的较量,但必须老老实实地遵守比赛规则。<br>
C.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所决定的。<br>
D.这个时候不适当地浇水施肥,就会影响今后庄稼的生长。<br>
二、(12分,每小题3分)<br>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br>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的关键在于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公众理解科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活动的理解,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其核心是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把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是当代科普工作者的神圣使命。<br>
表面上看,科学精神难以像科学知识那样容易普及。的确,能够把归纳出来的科学精神分成条目背下来,并不等于已经具备了科学精神,而恰恰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只能通过科学活动来体现。弘扬科学精神与全面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统一的。<br>
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这使得人们更多地从实用的角度理解科学,认为科学的意义只在于孕育新的技术,从而忽略了科学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这是对科学的误解。同样,我们也把科普理解为具体的科学知识的普及,而较少谈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有些人以为,掌握了科学知识就会获得科学的方法,也就具备了科学的精神。然而,掌握了具体的科学知识并不意味着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更不等同于具有了科学精神。甚至有些科学家也没有科学精神。科学家可能是本专业的专家,但是对于科学活动的整体,对于科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