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90个字。
写作《发挥联想和想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含义及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反向联想。
2.通过练笔,鼓励学生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使文章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3.进行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创作实践。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先哲庄子以“鲲鹏展翅,扶摇而上九万里”形象地告诉人们“大物”“有所待”的道理;诗仙李白借“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伟人毛泽东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赞颂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气概。
无论是言理还是抒情,也无论是抒壮怀还是写悲情,我们都会感受到他们的诗文给了我们最美的享受。是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将他们带到了最美的地方。(板书课题)
那么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呢?
二、速读课文,了解知识
1.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联想有哪些方法?
(纵向: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反向联想;横向:过去、现在、未来)
3.由“伞”你联想到什么?
相似联想——蘑菇、亲人的爱、老师的爱。
相关联想——雨伞的来历(鲁班发明);与雨伞相关的人、物、事(买卖伞的人、歌曲、故事白蛇传)
因果联想——有伞不被雨淋
反向联想——伞阻碍了人与雨水的亲近,父母的溺爱
过去——现在——未来……
三、经典回放
在我们的文学领域中,许多经典的作品就运用了多种联想的方式,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不妨来回顾学过的课文,感悟联想的运用。
1.下面的例子,分别用了哪些联想的方法?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相似联想)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相似联想)
(3)冰心《荷叶•母亲》由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想到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相似联想)
(4)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相似联想)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果联想)
(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向联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