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道小题,约7350字。
合肥六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节选)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 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节选)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既祖,取道 ③发尽上指冠
④又前而为歌曰 ⑤间至军中 ⑥拔剑撞而破之
A.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④/③⑤/②⑥
2. 下列句子句式与“大王来何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沛公安在
C. 置之坐上 D. 吾属今为之虏矣
3. 对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太子和宾客们都 “白衣冠”为荆轲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此来表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营造了凄凉悲怆的氛围。
C.张良明为道歉,实为指责。项羽没听出他的意思,接受刘邦的礼物,说明他非常注意外交礼节。
D.范增敏锐地看出了刘邦是项羽最大的敌 人,结果他愤怒地拔出佩剑把刘邦赠送的礼物打破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从之前白居易赠给刘禹锡诗中的最后一句“二十三年折太多”,可以推测本诗的第二句来源于此。
B.这首诗一开头就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自己被贬到巴山蜀水这块荒凉之地的多年的人生经历。
C.“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运用典故,既暗示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回 归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D.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来自喻,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但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
6.《唐诗鉴赏》评“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两句,认为“读来给人的感受是振奋”。请从全诗所表现的人生态度这个角度,简要分析这样评价的依据。(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旧地重游,承上启下引发毛泽东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 , 。”
⑵当星光洒满徐志摩的小船时,他忍不住欢呼:“ , ”。
⑶直接叙写丁香姑娘离去,并交代离去地点的两句:“ , ”。
⑷面对大千世界,毛泽东发出慨叹、追问的句子:“ , ”。
⑸鲁迅先生认 为,“ , ”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和革命者。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燃 烧 的 心
李尧棠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里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到先生站在面前。
仍旧是矮小的身体,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邃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
他在房里踱着,在椅子上坐下来,他抽烟,他看书,他讲话,他俯在他那个书桌上写字,他躺在他那把藤躺椅上休息,他突然发出来爽朗的笑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