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7040个字。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场寄语:信心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细心是取得胜利的保证,方法是打开迷宫的金钥匙。祝每一位同学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卷面书写(2分)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ān 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piē 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每逢骤雨cù 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畅,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zhì 息。
3.古诗文默写。(10分)
(1)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庭下如积水空明,,。”可谓情、景相生,耐人寻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晴川、芳草”二句极富有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味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4)《使至塞上》这一联:,。”写进入边塞后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学者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名句。
(5)中秋赏月的风俗从古推今,许多文人雅士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地反映新闻事件或者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包括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而特写不是一种通讯。
B.标题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正确理解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C.新闻角度的选择要考虑受众的特点,不同的新闻媒体,面对的读者群不同,新闻写作编辑的角度就不同,这是读者意识的体现。
D.司马迁从着手搜集资料,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到完成《史记》倾注了他毕生的精力。这体现了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
5.名著阅读。(7分)
我必须承认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活泼的人。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
有一次我同他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凉起来,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途中,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
我后来了解他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资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
(节选《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选文中说他有“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请写出他的姓名,并结合书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他的品质。(4分)
真实姓名:品质:
(2)选文中说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结合他的人生经历,谈谈这些中国青年为什么投奔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