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620字。
银川九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韩鹏 审卷人:蔡丽娟、赵卫红
(注:班级、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律写在装订线以外规定的地方,卷面不得出现任何标记)
一、课内基础考查题(共25分)
1、下列加点字字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酒馔(zhuàn) 讥诮 (qiào) 窈(yáo) 窕 江渚(zhǔ)
B.怔 (zhèng) 住 仓廒(áo) 扁(piān)舟 迤(yí)逦
C.彤(tóng)云 凝睇(dì) 草甸(diàn) 憎(zēng)恨
D.辖(xiá) 制 踯(zhí)躅 诃(kē)子 玷(diàn)辱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遥襟甫(刚、顿时)畅,逸兴遄飞。
B.犹望一稔(庄稼成熟),当敛裳宵逝。
C.他日趋庭,叨(惭愧地承受)陪鲤对。
D.景(影子)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B.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
C . 失其所与,不知 D.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俨骖于上路 B.屈贾谊于长沙
C. 悦亲戚之情话 D.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 问征夫以前路 D.善万物之得时
6、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3分)
A. 感吾生之行休 B.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C. 尽是他乡之客 D.声断衡阳之浦
7、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分析正确的一是( )(3分)
①农人告余以春及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风飘飘而吹衣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A. ①②两句中的“以”字相同, ③④两句中的“而”不同
B. ①②两句中的“以”字相同, ③④两句中的“而”相同
C. ①②两句中的“以”字不同, ③④两句中的“而”不同
D. ①②两句中的“以”字不同, ③④两句中的“而”相同
8、默写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①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 , 。1400多年后,英国诗人雪莱有同样的感慨:“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
②《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 , 。
二、课外阅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共9分)
《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
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