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小题,约16630字。

  高四第一学期第2次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让可拆卸的奥运会场馆“伦敦碗”成为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旺季,但进入九月以来,各大一线城市房地产业销售纷纷遭遇“滑铁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造成的。
  C.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对于故宫保卫处而言,是整个国庆长假中安保压力最大的一项工作,上午11时,此前规定的8万限流人数就已突破,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
  D. “天宫一号”将会在升空一个月后和神舟八号进行对接试验,并将在两年内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将为我国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B.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
  2.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蝉蜕于浊秽        ②臣具以表闻         ③邪曲之害公也         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⑤所以游目骋怀      ⑥是秦昭王与楚婚     ⑦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⑧齐彭殇为妄作
  A. ①④/②⑤/③/⑥⑦/⑧    B. ①④/③⑧/②⑤/⑥⑦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答案】A
  【解析】14句中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25句加点字都是使动用法;3句中加点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67句中加点字都是活用作动词;8句中加点字是意动用法。
  点睛: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规律是十分重要的。一、名词前有助动词、副词修饰限制,名词活用作动词。二、名词的后面带有宾语,名词动用。三、名词的后面带了补语,名词活用作动词。四、名词与“所”组合,名词活用作动词。五、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六、名词在句中处在谓语的地位上,名词活用成动词。七、名词与“者”组合,名词活用成动词。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B. 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对关于自己的谣言深恶痛绝,也会对关于他人、社会、国家的谣言坚决说不,这是微博良性发展的大气候。
  C.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 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两百七十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摧毁”和
  “犯罪嫌疑人”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再”相互冲突;D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十年前,他还是远近乡人口中的“二流子”,整天游手好闲,坑蒙拐骗,可如今他竟________,不仅有不错的工作,还是邻居们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
  ②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则是关键,我们都要拿出刮骨疗毒、________的决心和勇气来“洗洗澡”,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更不能敷衍塞责混过关。
  ③四川的“田婆婆洗灸堂”因为伤害幼儿,早在2011年“3•15”晚会上就已经被曝光了。然而今天,“田婆婆洗灸堂”________,继续用“三无”药水毒害婴幼儿。
  A. 脱胎换骨  改头换面  洗心革面
  B.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C. 改头换面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D. 脱胎换骨  洗心革面  改头换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脱胎换骨: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现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这三个词,“脱胎换骨”侧重于改后的好结果,“洗心革面”侧重于改的行动和决心,“改头换面”侧重于不是真改。①句中的“他”,已由游手好闲、坑蒙拐骗的人变成好丈夫、好父亲,得到了彻底的改造,故用“脱胎换骨”。②句讲的是要有决心和行动,所以用“洗心革面”。③句中“田婆婆洗灸堂”害人的本质未变,所以用“改头换面”。
  点睛:该题考查学生根据具体语境辨析同义词的能力。做该题时,需要学生首先熟悉出题人提供的语言环境,然后仔细辨析意思相近的几个词语在搭配、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再用排除的方式得出正确答案。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艺术大师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________________。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