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5道题,约6510个字。

  丘北县2017年秋季学期学业水平抽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第一次月考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5题,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上,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7小题,1-6小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摧枯拉朽(xiǔ)    要塞(sè)       B.锐不可当(dáng)   翘首(qiáo)
  C.横渡(hènɡ)   溃退(kuì)        D.殚精竭虑(dān)     凛冽(lǐ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歼灭仲裁B.精心动魄娴熟
  C.磅薄镌刻D.眼花撩乱凛冽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见我进来,父亲生气地把筷子放下了:“过来!你是去上网了,还是去打架了?”
  B. 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C. 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 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一着惊海天》是一篇事件通讯。通讯与消息相比,它已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要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C.《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而《“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特有的片段展开。
  D.消息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和真实性。所谓时效性,就是要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所谓真实性,就是部分还原事件真相。
  6. 我们学过很多有关“战争”主题的课文,下面哪一句诗句与战争无关?()
  A.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C.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D.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7.根据提示填空。(每题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绿叶发华滋。(《庭中有奇树》)
  (2)《龟虽寿》中表达作者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幸甚至哉,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 ___________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8-10小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小题。(5分)
  8.阅读下列一则新闻,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新华网布鲁塞尔10月4日电(记者冯坚刘江赵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日和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进行了交谈。温家宝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温家宝指出,维护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双方同意,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和政府间沟通,适时实现中日高层会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