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50个字。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清文理。
2、通过反复品读,领略美文的韵致,感受文中的思想情感。
3、了解铭文的基本特点,背诵本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方式反复品读,感受文中的思想情感,领略美文韵致。
难点:诵读过程中学生对于课文中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媒体准备】
1、将作者资料、文体特点及译文等相关材料事先用WORD与POWERPOINT制作。
2、配套的朗诵磁带。
3、配乐朗诵的古乐(建议选用那些有山水意境的宁静致远的古典民族乐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全文,疏通文意。
2、根据自己对此文的感悟,选择一首自己认为能与此文基调相匹配的乐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考方案〗角度:从课堂教学重点的角度设计导语。
《红楼梦》里妙玉对喝茶曾有过一段很好的评价,大意是:喝茶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境界。劳苦人辛苦之后拿起茶杯“咕咕”地大口喝茶,那叫“牛饮”;一般人闲余之时喝茶,那也就只是喝茶;高雅之人闻香细品,那才叫“品茶”。
优美的文章就是馨香的好茶,我们得用细品才能闻其香,品其味,知其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陋室铭》,走进优美与高雅的境界。
二、初诵美文。
1.全班同学齐诵《陋室铭》,教师板书一些学生易错的字词,如:
馨(xīn)牍(shú)
2.分小组读,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断句。
断句参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三、课文分析。
1.学生交流讨论,疏通文句。
2.教师个别指导,并投影板书资料,以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参考译文:〔投影〕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