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410+6710字。

  中山一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一、(共10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诗305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从手法上分有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B. “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时把头发扎成丫髻,一般指少年时代。“结发”指成婚,古代有新人成婚时行并坐束发合髻之礼。
  C. 毛泽东诗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 是“文采、才情”之意。其实它分别源于《诗经》中的“国风”,《楚辞》中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风、骚”还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D.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它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 抒情诗和叙事诗反了。
  点睛:文学常识浩如烟海,而且因为以前没有把它列入考试范围,考生并没有多少有意识的积累,现在它“不期而遇”,考生不应茫然无措,而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在备考时考生往往只凭一些简单的复习资料来识记,其结果,往往是基础薄弱,识记模糊,答题时会“关公战秦琼”,张冠李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作为恢复该考点的第一年,想必不会太难,肯定会以课本内容为主。因此,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对单元知识短文及课本后的附录,如《中国文学的鉴赏》《20世纪中国文学概述》《古代小说鉴赏》《现当代戏剧鉴赏》《中国古代文学概述》《鲁迅的生平和创作》《唐诗简介》等等绝不能等闲视之。在熟悉课本上的文学常识后以“重要”为标准,适当向课外拓展。3.构建文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2. 下列多义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区区:何乃太区区:见识短浅        感君区区怀:宽阔
  B. 适:始适还家门:适合              适得府君书:刚才
  C. 谢:谢家来贵门:辞别              多谢后世人:告诉
  D. 量:作计何不量:估计             人事不可量:限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的第一个解释为“见识短浅”,第二个解释为“诚挚”,B项的第一个解释为“出嫁”,D项的第一个解释为“考虑”,第二个解释为“预料”。
  3.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B.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C.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D.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答案】A
  【解析】略
  4.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B.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C.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D.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答案】B
  5. 下列对“相”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儿已薄禄相:相貌    B. 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这里指代仲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