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50字。
《论语》《孟子》选读
1.我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翻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翻译: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
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翻译:君子不该抱怨天,不该责怪别人。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翻译:上天还并未想使得天下太平安治,假如要治国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界上,除了我之外还有其他的谁(能做到)!
7.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解释:“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这是三字经里面的话。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来是善良的。他(她)们后来的不同和巨大差异,是后天形成的。
9.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解释:告子说:“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东便向东方流,缺口在西便向西方流。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就像水无所谓向东流向西流一样。”
10.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