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第9课 说木叶 (3份打包)
说木叶.doc
说木叶.ppt
说木叶课堂.ppt

  《说“木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搜索资源读懂文中涉及诗歌。
  2  查阅资料了解关于诗歌“意象”“意境”知识。
  3)揣摩何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  培养学生联想力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3 通过“意象”“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
  融会贯通。
  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属于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旨在探讨艺术表现形式和美学现象,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审美活动。《说“木叶”》通过“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内涵和抒情意蕴的不同展现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因而通过“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区分了解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是本文重点。另外本文旨在通过例子讲明一个文学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阅读课文,品读诗句,于品读中感悟。
  2 分析合作探究把握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
  3 动手练习,于练习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  培养学生联想力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            
  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 结合诗歌“意象”“意境”品味诗歌语言暗示性。
  3 通过“意象” “意境”练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祖国诗歌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从文章所阐释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
  融会贯通。
  教学重点   理解“树叶”和“木叶”以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教学难点   学习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 品读 、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导学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