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2.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藤野先生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3.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4.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美丽的颜色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5.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6.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7.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8.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9.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0.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与朱元思书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1.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2.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3.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背影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4.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白杨礼赞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5.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6.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昆明的雨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7.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中国石拱桥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8.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苏州园林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19.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0.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1.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3.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4.doc
2017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新人教版20171025325.doc

  消息二则
  课    题 1  消息二则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并理解“溃退、泄气、督战、摧枯拉朽”等词语。
  2. 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3.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重点难点 1. 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 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策略方法 朗读法、品析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1.了解毛泽东的相关情况。了解两篇新闻的背景资料。
  2.了解消息的文体。
  3.读准字音:芜湖、溃退、歼灭、督战、要塞、业已、摧枯拉朽、锐不可当。
  4.读课文,理清结构。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研读共品
  相互释疑
  巩固拓展
  总结提高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作者以及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诵读感知
  1.听朗读音频。
  2.学生齐读。
  3.自由读,全面熟悉课文。
  三、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四、默读课文,找出本则新闻的六要素。
  五、品味词语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六、交流疑点, 解决疑难。(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主旨?)
  七、总结全文
  小结学习消息的方法。
  八、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九、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
  十、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则消息 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谈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2.组织全班交流预习内容。
  3.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出示学习要求,适时引导
  选点精讲,进行学法指导。
  掌握学情,及时解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    题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2. 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3. 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重点难点 1. 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 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策略方法 朗读法、品析法、师友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前导学 1.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3.读准字音:瑞典(ruì)   挪威(nuò)   诺贝尔(nuó)       颁发(bān)
  遗嘱(zhǔ)   建树(shù)   仲裁(zhónɡ cái)   巨额(é)
  4.读课文,理解结尾段作用。
  教 学 流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感知
  研读共品
  相互释疑
  巩固拓展
  总结提高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了解背景资料。
  2.生字、生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诵读感知
  1.听朗读音频。
  2.学生齐读。
  3.自由读,全面熟悉课文。
  三、1.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四、默读课文,理清本文结构。
  1.标题2.导语3.主体
  五、品味词语
  1. 标题中的“首届”说明了什么?
  2.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首次”有什么表达效果?
  3.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最大”说明了什么?
  六、交流疑点, 解决疑难。
  七、总结全文
  小结学习消息的方法。
  八、拓展延伸,比较异同
  九、课堂总结
  1.师友归纳,总结知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