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讲学案 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4份打包)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讲学案:第一板块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专题一  第1讲 文章怎么读,如何快又准.ppt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专题一  第2讲 题目怎么命,高考怎么考.ppt
2018年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一板块  专题一  第3讲 题目怎么做,怎样细比对.ppt

  面对题量增多、阅读文本增多而考试用时不变的高考实际,很多考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不会答,而是答不完;该快的题型快不了,该慢的题型没时间。作为难度中等偏下的保分类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从整套语文试卷的时间分布上看,就是一个应快速准确突破的题型,如何既快又准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为其他题目节省更多的时间,本书的思路是:
  读文求快——宏观微观两层面把握思路和关键信息;
  答题求准——先知题目怎么命,再析题目怎么比。
  第1讲 文章怎么读,如何快又准
  从《考试大纲》要求看,新《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总体要求中有一条是: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从命题实际看,重点考查考生搜索定位信息、分析比对信息的能力。
  而以上两点说明,在阅读论述类文本时,如何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和论述思路,精准定位关键信息是高效读文的关键。
  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
  [读文示范]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❶。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❷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2)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❸,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❹,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3)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❺,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