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2018届高三语文(新课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能力训练):专题二 小说阅读
  2.1概括内容和分析艺术特色.ppt
  2.2分析情节结构.ppt
  2.3赏析艺术形象.ppt
  2.4文本探究.ppt
  专题能力训练二小说阅读(一).docx
  专题能力训练三小说阅读(二).docx
  专题能力训练二 小说阅读(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虎啸震千山
  聂鑫森
  年逾古稀的老画家高昌,阔别故乡虎山县三年后,欣然归来了。不是应县委、县政府的邀请,而是主动打电话要来,声明路费、住宿费、餐饮费都由自个儿掏,绝不增加公家的任何负担。
  虎山县在本省的西南角,从省城坐火车去也就十几个小时,高昌居然三年没来。以前,每年他必来两三次,都是县委、县政府邀请的。虎山县一直戴着顶“贫困县”的帽子,属“老、少、边、穷”地区。
  为了稳稳地戴牢“贫困县”的帽子,省城、京城若有掌实权的大人物下来视察,县里没有什么稀罕东西款待,就提早把高昌接来,现场画张指画相赠,不算是行贿,但画的名贵明摆着的,于是便会不断得到各级部门的扶贫救助款。除此之外,高昌只要听说县里有建希望小学、救灾、助残的消息,便会慷慨地寄钱过去。尽管他出来读书、工作几十年了,老家也没什么直系亲属。
  “著名指画家”的头衔没变,对桑梓之地岂能不关心?
  三年前,虎山县新换了县委书记和县长。一个叫荒薪,一个叫魏艾。都是三十岁不到,是名副其实的“80后”。他们到省城开完会后,特地来看望高昌。
  荒薪说:“高老,这么多年来,家乡真的麻烦您了,又是画画,又是捐款。我们上任后,下决心带领全县人民脱贫致富。”
  “好。你们需要我做什么?尽管提。”高昌一捋花白的胡须,说。
  魏艾说:“在没有摘掉‘贫困县’这顶帽子前,我们绝不邀请您回家乡,也绝不麻烦您去作什么应酬画。靠国家拨款扶贫,那是庸人之举,得苦干、实干、巧干,把经济搞上去!”
  高昌说:“画画,捐钱,我愿意!更佩服你们年轻人,有胆有识,敢想敢干。好,我在省城的家里静候佳音。”
  末了,荒薪说:“高老,我们想最后麻烦您一次,请您画一张画,就挂在县委常委会议室里,让我们一看见画,就脸红,就心跳,就不敢有丝毫松懈。”
  高昌一笑,说:“你一定想好画题了,快说,让我画什么?”
  “远景是家乡的虎跳山,近景是花树丛中的一个鹞窝,襁褓中睡着一个婴儿。题款为:‘靠国家财政哺乳,贫困县永远是贫困县。’”
  高昌蓦地站起来,向内室喊道:“老伴儿,快拿酒来!这幅画我想了好多年了,只是怕冲撞了‘父母官’,没有画。你们有这种心怀,老夫要谢谢你们了。”
  这三年,虎山县没邀他回去画过应酬画,也再没上门来求画去送人。
  高昌看报看电视,或者打电话找熟人打探消息,虎山县真的甩开膀子干得热火朝天:发展多种经营,培育规模产业,种粮、造林之外,开辟了中草药园、水果园、蘑菇基地、蔬菜大棚、野猪和野兔养殖场。并引进外资、内资,办工厂进行深加工,家具厂、竹器厂、罐头厂、腊制品厂、酱菜厂、石料厂、中药厂……“贫困县”的帽子摘掉了。
  可荒薪、魏艾没有邀请高昌回老家来。
  高昌心想:这两个年轻人野心不小,还想好上加好,要让他真正地刮目相看。他等不及了,打电话通报一声,自个儿就来了。
  到车站接车的,只有两个年轻人,他们说,书记、县长交代了,由他们陪高老参观,想去哪都行。高老满意了,书记和县长才敢来拜谒,否则,无脸见人啊。
  高昌扎扎实实参观了四天,走工厂,访园圃,看基地,问农家,虽然有些累,却心花怒放,不是一朵两朵,而是成团成簇。
  高昌用手机联系上了书记和县长,说他要设晚宴感谢县委常委全体同志,人必须到齐。吃完饭,他要当众展示他带来的一幅指画新作。有一个不来吃饭的,他就立马回省城去!
  晚宴设在高昌下榻的五星级“虎山宾馆”,是由一位虎山县籍的台商开办的。
  荒薪说:“高老考察了几天,您说满意了,我们才敢来。”
  “旧貌换新颜,我太高兴了。”
  魏艾说:“您请客,怎么行?我已通知办公室的人去埋单。”
  “我是代表老百姓,谢谢你们。这点钱,我还出得起,早把款付了。来,我敬各位一杯,你们辛苦了!”
  酒过三巡。
  高昌拿起放在身边的一个长条形木盒子,从里面取出一轴画来。
  “荒薪、魏艾二位小友,请你们一个人拿住一端,展开来。”
  这是一幅四尺整宣的横幅,画的是一只立于山冈上的老虎,仰天长啸;身后是青松、翠柏、杜鹃花。画名为《一啸震千山》,还题了一首小诗:“方兴未艾致富忙,放眼故乡着新装。襁褓不留哺乳虎,雄风卷过万山冈。”
  宴会厅里响起一片掌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老画家要回故乡看看却声称自己掏钱,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虎山县还是那么贫穷落后,不想再增加公家的负担。
  B.高昌虽然对县领导用自己的名气换取救助款的事深恶痛绝,但只要家乡需要建学校、救灾、助残,他还是会慷慨相助。
  C.新任县领导请高老画一幅“襁褓”图,用心良苦,是希望可以借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带领家乡人民摆脱贫困。
  D.虎山县实现了脱贫,县领导却没有主动邀请高老前来,他们是想让老画家不请自来,以便给他一个惊喜。
  2.小说叙事采用双线结构,线索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老画家高昌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邻  居
  伊 北
  ①老黎搬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晚上下班回来,开了门,大家才发现进门过道里有人半蹲着在炒菜,弄得整个房间乌烟瘴气。炒菜的人看见住户们回来了,尴尬地笑了笑,嘴里咕咕哝哝地说了几句,大概是在跟大家打招呼。大家捂着鼻子过去了,他见没人理,便继续低头炒自己的菜。
  ②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我们都是外来客,我们买不起房子,但又不想住得太偏远,便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物理空间。在这所较高档小区的大房子里,足足住了十户人家。最大的一家占地面积十多平方米,最小的一家则只有五六平方米。我们秉持互不干扰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在这套房子里栖居。别看地方小,我们这所房子的住户最低学历也是大学本科,有工作的,有考研的,每个人心里怀着一种莫名的清高,朝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们太需要一个家。
  ③可新近到来的老黎,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从第一眼看到老黎,大家就感到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头发油脏,衣着邋遢,他在公共走道里炒菜,电视声开得老大,他在水池边吸烟,他起得太早,而且每次都惊天动地;更糟的是,不久他那爱聒噪的老婆也跟着住了进来。在这套房子里,没人理老黎,人们自觉地避开他,即使是狭路相逢,大多数人也会选择低眉——装作没看见,各自走过。大都市特有的冷漠,每天都在我们这里上演。
  ④老黎心里似乎也明白,在这里,没人看得起他,他只是一个批发毛巾的,虽然有时候,他竭力想同周围的邻居说一两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可似乎谁也不肯给他这个机会。我们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也导致大家跟老黎实在搭不上,直到“七号”搬了进来。“七号”特指在七号房住的人。没人知道这对情侣从哪里来。从种种蛛丝马迹看,那女的大概是大专毕业,但同时又是失业状态(因为她总待在房子里);男的大学毕业后找了份工作,过着紧张的早出晚归的生活。谁也没想到,白天大段空余的时光,竟然促成了“七号”女主人和与她相差不下二十岁的老黎的友谊。在洗菜池,他们总是长时间地聊着,他们讨论做菜的方法、讨论北京的天气、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发展到后来,他们甚至开始拼桌子吃饭,俨然一家人。
  ⑤“七号”女主人怀孕了,出于对母子健康的考虑,他们决定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七号”搬家了,这在这座城市里,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老黎却为这件事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帮他们找车,又是帮他们抬家具,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七号”走了,老黎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他每天用意志抵抗着来自其他邻居的冷漠,时时刻刻,我们似乎都在提醒他,他跟我们不是一类人,他永远别想走进我们的社交圈。老黎是寂寞了。究竟谁可以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之,老黎是不行,他是标准的中国人,他似乎还不习惯孤独的生活。
  ⑥一天早晨,我打开门,准备走出去,转头间,看见老黎正抱着一个笨重的大箱子朝门外走,我连忙把门拉得很开,让老黎先行。老黎缓慢而吃力地从我身边走过,偏过头,脸上有一种尴尬的笑——像刚来的时候那样——随即说了声,谢谢啊。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渴望。即便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他都感谢万分,他太需要别人的接纳。我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赶紧躲开了老黎的眼睛,到底没与他有更多的交流。在人情淡薄的都市里,我似乎已经习惯了点到为止,习惯了自保,习惯了戴起面具过日子。一年后,老黎搬离了这儿,我再也没见到过他。后来听人说,老黎现在住在大杂院里。“那里才最适合他”,这是邻居们对于老黎的评判。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以《邻居》为题,但新搬来的老黎始终不能被大房子里的其余房客接纳,最后选择搬离,这一冰冷事实使得文章的题目充满了讽刺意味。
  B.文章中的“我”是串连小说情节的线索人物,文章着
  专题能力训练三 小说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最后一位客户
  周海亮
  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等待他的客户,那客户将会带过来15万元现金。他们合作过好多次,彼此早以兄弟相称,好像这并不夸张,因为客户对他已经深深信任。
  他的公司开了好几年,似乎一直运转良好。只有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只有他知道自己赔了多少钱,又欠下多少债;只有他知道自己已经接近崩溃;只有他知道,明天,公司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他等待的,只有这最后一位客户。他将收下这位客户的15万元现金,然后在黄昏,携款潜逃。他知道他肯定可以做到,因为这位客户对他毫无戒备,他知道这是犯罪,他知道后果的严重性,可是他想博一把。
  客户在约好的时间敲响了门。他把客户让到沙发上,递烟递茶,聊些无关紧要的话。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终于他们聊到了正题,客户打开密码箱,他看到15摞码得整整齐齐的百元钞票。
  这之前,他见到过太多次15万元。每一次都代表着一笔不错的生意,可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没有生意可做。他根本不打算、更没有信心完成这单生意。他只想骗下这15万元钱,然后,开始东躲西藏的日子。
  他已经订好了机票。他知道自己一旦跟客户说了谎话,就将变成贼,就将开始逃离。可是他认为自己没有别的办法,他认为自己只能这样做。
  客户问:“这次有问题吗?”
  他说:“没问题。明天早晨,您过来提货。”
  这时电话响了。很突然的声音,把他吓了一跳。是母亲打来的,上一次他和母亲通电话,还是一个多月前。
  母亲问:“你还好吗?”
  他说:“还好。”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买了很多菜。排骨已经炖好了,晚上回回锅就行。”
  他说:“不了,今晚,忙……”
  母亲问:“生意不顺心吗?”
  他说:“没有。生意很好。刚接了一笔大单子,15万。”
  母亲说:“那就好。晚上回来吧,你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吃过饭了。”
  他说:“怕真的没时间。”
  母亲在那边沉默了很久,然后,母亲突然问:“是不是生意不顺心?”
  他说:“没有。刚接了一笔大单子……”
  母亲说:“你骗不过我的。上次你回家,看你唉声叹气的,就知道肯定是生意遇到了麻烦。如果撑不下去了,别硬撑,回家歇一段日子……不管如何,家永远欢迎你。”
  他抹一下眼睛,说:“生意没事。”
  母亲说:“我给你攒了些钱,也许能帮上你的忙,晚上你回家吃饭时,我把钱给你。”
  他问:“多少?”
  母亲说:“5000块。”
  他终于流下眼泪。今晚,他将携15万元巨款潜逃,母亲却将一直守在饭桌前,等他回家吃饭。为了赚钱,他在酒店里宴请生意伙伴,花掉很多个5000块;而他的母亲,为了他的公司,却悄悄地攒下5000块钱,并幻想用这5000块钱,将他的公司挽救。
  他握着电话,流着泪,久久说不出话来。
  母亲说:“晚上回家吃饭吧,我等你。”然后,电话挂断了。
  其实,家与公司,相距不足二十里。
  他慢慢踱到窗前,看窗外的阳光。阳光下人流如织,好像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他想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走在阳光里;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阴暗;他们之所以快乐,或许,只因为他们今天能够回家,吃一顿母亲做的晚饭。
  客户被他的样子吓坏了,问他:“你怎么了?”
  他说:“没什么。”
  客户说:“那我先走了。钱你收好。明天一早,我来提货。”
  他喊住了客户。他说:“没有货。我骗了你。我犯下一个无耻的错误,我想骗走你的15万块钱。”
  客户愣住了,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以后,客户思考了很久。然后,客户说:“我可以等你三天。三天里,只要你能备齐货,我还会和你做这笔生意。不过,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放弃了疯狂的举动?”
  他说:“是母亲。因为母亲今天晚上,会一直等我回家吃饭……”
  那天晚上,他真的回了家,陪母亲吃了晚饭,和母亲拉了很长时间的家常。第二天回来时,他带上了母亲给他的5000块钱。他把它们存到银行,将存单镶在镜框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上,日日擦拭。
  三天后,他真的做成了那笔15万元的生意。他的公司竟然起死回生。
  他并不避人,他在好几个场合说起过这次经历。每到这时,就会有人感叹说:“亏了那位客户,如果没有他那笔15万元的生意,如果没有他对你的信任和宽容,你也许不会挺过来,更不可能把公司做到现在。”
  他点头。他承认那位善良并宽容的客户给了他很多。可是他认为,真正挽救自己的,是他的母亲。是母亲的5000块钱,是母亲的那顿晚饭,是母亲的几句问候,甚至,仅仅是母亲关切的眼神。
  他坚信,虽然母亲不懂经商,但她永远会是自己最后一位客户。
  (选自《绽放•开在瓶子里的温暖》,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标题寓意丰富,既可指那位善良宽容,与“他”做成15万元生意的客户;也可指其母亲,因为关键时刻母亲给了“他”做人的“资本”。
  B.小说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写“太阳在窗外从容且温暖地照着,他却不停地打着寒战”,极为巧妙地写出“他”内心的紧张。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如写“他”在与客户谈生意时,电话响了,“把他吓了一跳”,生动地写出“他”与客户谈话非常专注。
  D.客户在“他”几乎陷入绝境的时候无私地帮助了“他”,明知“他”公司无货,还将那15万块钱放在“他”这里,给“他”以极大的信心。
  2.小说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在确知“他”没有开玩笑后,客户经过慎重思考,决定和“他”做这笔生意。从全文看,这一情节设置有哪些好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藏  獒
  周国华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
  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
  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