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1.总分论述式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1.总分论述式.doc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2.引议联结式.doc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3.正反对比式.doc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4.起承转合式.doc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5.破立结合式.doc
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写法专题复习06.层层追问式.docx
【论述文写法之“总分论述式”】
01. 诚信是金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国家,诚信都是无价之宝。古往今来,诚信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中华民族向来推崇“诚外无物”,视诚信为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对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已深深熔铸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因子。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为流传,“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诚信农妇”武秀君、“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油条哥”刘洪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生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以诚立身、守信践诺的精神风貌。
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是社会关系的无形纽带,没有诚信这个“结”,社会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一地。近年来,社会上各类失信现象屡屡发生,加重了人们的戒备心理,买东西怕挨宰、捐钱怕被侵吞,与陌生人交往怕上当,就连面对老人摔倒也害怕被“讹”而不敢扶。诚信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是社会顺畅运行的润滑剂。现在,我国市场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正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经济社会交往常常在陌生地、陌生人之间进行,对社会诚信的要求更高、标准更高。
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国家的诚信形象、国民的诚信品格,是重要的软实力。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分量越来越重,除了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重情义、讲诚信。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待;事不分亲疏,一律以理服人。中国作出的承诺、答应的援助,一向说话算话,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现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更加密切。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中国,对于深化国际贸易和交往、树立国际品牌和声誉,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环境如何变化,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充盈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
02. 胸有“格局”立天地
徐文秀
格局如何,往往影响乃至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行多稳,能干多大的事、挑多重的担。正所谓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
格局,是胸襟、眼界的反映,也是格调、情操的折射。现实中,格局不大的人不少。有的不愿“仰望星空”,对瞬息万变的大势不敏锐,对已然变化的时机不在意,习惯于独处一隅、自弹自唱;有的心里少“一盘棋”,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固守狭小的利益藩篱,患得患失;有的平日唱高调、说大话,一旦碰到矛盾问题,尽显小家子气;还有的人格渺小、人品卑琐,说一套做一套,口言善身行恶……一些人出事、惹祸、闹笑话,甚至犯很低级的错误,往往肇因于格局太小太低。
大格局的人,有一种“家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封建士大夫尚且有此胸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有家国情怀。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站在黄洋界哨口问战士,从这里你看到哪儿?战士回答,可以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说,站在井冈山,还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一个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
……
【论述文写法之“正反对比式”】
01.深挖一眼泉
李慧勇
近日阅读,看到一个有趣情节。据载,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在赶路途中,偶然发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写的石碑。他观赏了一阵,刚准备离开又忍不住返回,然后下马继续研究。最后,干脆坐下来反复揣摩,竟在碑旁一连坐卧3天。如此专注,不知者或以为痴,却是成就事业的必然。
古人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不专不诚,焉能成事?历史上,勾践多年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成霸业;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书写了不朽篇章。今天,屠呦呦靠着滴水穿石的韧劲,历经190次失败,最终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黄大年凭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拼劲,不舍昼夜、潜心科研,引领中国走入“深地时代”。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足迹,都刻印着艰辛与执着,专注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品质。
反观一些人,缺乏尽职履责的恒心和定力,在浮躁中蹉跎了时光,靡费了才干。有的人稍遇挫折,就想调岗位、换环境;有的人拈轻怕重、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人怕吃苦,难以静心做事,凡事追求“短平快”。“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专注的人,往往能把时间、精力和智慧聚焦于关键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便碰到诱惑、遭受挫折,也能不为所动、勇往直前,直至成功。反之,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干什么都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事实证明,如果无法保持专注,很容易陷入躁动、低效、粗浅的泥淖。
进而言之,专注也体现为一种内心的坚守,一种忘我的情怀。诗人贾岛“推”“敲”未定,在驴背上想得出了神,不知不觉闯入韩愈的仪仗队。王国维亦总结过众所周知的求学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凡此莫不表明,无论读书学习还是干事创业,都体现为日积月累、历久弥深的过程,都需要目标专一、久久为功。
涵养专注力,信念与责任感是最好的守护者。古人说得好:“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信念坚定方能凝神,凝神则能气定,气定而能专注。而唤醒内心深处的责任意识,时常自警自省,则能抵御外在诱惑、对抗消极散漫。对个体而言,根除沽名钓誉之心、摈弃急功近利之意、涤荡冒进浮躁之气,才能凝神静气、行稳致远,抵达成功的彼岸。
“用功譬若掘井”,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会遇到岩石。但是,只要心无旁骛,倾力深挖一口井,自有清泉涌出之日。排除一切干扰、集中全部精力,始终保持那么一种静气志气、痴劲钻劲,我们就一定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成就生命的丰盈。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20日)
02.守“拙”求进
向贤彪
在中国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的确,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读书求学之拙。多少人正是用这样的笨功夫,实现了学养质的提升。“不积跬
……
【层层追问,渐进析理】
用“追问法”,展开逐层分析说理
【常式追问思维路径】
第一次发问:材料提出什么有争议性的问题(论题)?我的看法(主张、观点)是什么?这是“起”的部分,可以写1段或2段。
第二次追问:我的观点是什么意思?(诠释概念)我为什么要提出这种看法?材料何处体现我的观点?(分析材料)支持我观点的有哪些理由?(阐述理由,最好要分析两层原因: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现实原因与历史原因……)这是“承”的部分,一般可写2-3段。
第三次追问:在生活中、社会上或反对者中,存在哪些与我观点相左的反例或异见?这些“反例”或“异见”会带来怎样不良后果?它们的错误之处何在?这是“转”(“驳”)的部分,主要是针砭时弊或批驳敌论,反面论证。
第四次收问:回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追问,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来破解以上存在的问题?运用这些措施会有怎样好的结果?这是“合”的部分。
【变式文样】
01.标签时代的理性目光
2014福建考生
同是提到空谷,为何一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会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或许有些人会根据洛克的经验主义断言:这是经验使然。因为曾到过的山谷或是悬崖峭壁,或是栈道桥梁,所以“空谷”二字在脑海中映射出不同的图景。但这无法解释从未到过山谷的人作出的反应。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人已为特定的事物贴上了相应的标签。就像看到衣衫褴褛的人,就认为是乞丐。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的渲染下,对于模棱两可的事物,人们对它所贴的标签也不尽相同。
人们何以相信自己所贴的标签,抑或是模仿他人所贴的标签是正确的?因为缺乏对事物的亲身经历以及信息的不对称和片面性,让我们极容易受标签的引导,对未知事物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譬如西方过去对中国始终持一种“东方乃贫瘠之地”的观念,直到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后才改变对中国的看法,继而贴上“黄金遍地的国土”的标签。
但无论如何,既然是标签,就必然是短小而片面的。或许空谷既非是悬崖峭壁,亦非栈道桥梁,而是水声潺潺,鸟语花香。倘标签文化肆虐,很容易导致狭隘的极端主义——人人都以为自己心中的标签极为正确,固执地认定对方是错误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选择性失明——片面地看到实物的一面,便从此过滤掉有关事物另一面的信息。而这都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甚至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那么,我们如何在纷繁芜杂的标签时代,保持理性的目光呢?首要的便是认清自身视野的局限,承认真理无法触及。就如康德所说的那样:“本体在认识之外。”本体是无法抵达的,更非一个标签可以囊括的。对于曹操,你可以贴上“奸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