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70字。

  粤教版语文必修第3册第四单元《哨遍•高祖还乡》教学设计及思路
  杨颖欣 
  总体观照:
  1.《哨遍.高祖还乡》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一个看起来无知的乡村野老对高祖还乡的宏大阵势进行了调侃戏剧的解读。旨在表现作者对当今朝政者的讽刺。本文属于元散曲中的套数。在粤教版必修三古典诗歌单元的扩展阅读部分。高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元散曲中的套数。
  2.《高祖还乡》属于自读课文。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问题,并且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此文体仅此一篇,并不多见。所以,在本文的教学处理上,我倾向于选择将其讲读与自读相结合。在讲授元散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赏析元散曲的基本技能。
  3.此套曲语言诙谐幽默,通俗生动,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这是《高祖还乡》最突出的特点。
  4.从艺术上看,本文将一个农民的嬉笑怒骂汇聚在对高祖还乡场景的评价,给予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叙述角度选取角度巧妙,看起来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得农民在评价一个华丽阵势,实则是一个有着强烈时代感的文人对当今朝政的无情嘲弄。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元曲的一般常识,懂得小令、套数、杂剧的异同
  2、找出通假字
  3、对《高祖还乡》整体把握,赏析本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高祖还乡》语言运用的精妙
  2、难点: 体会这一历来被传诵的元曲名篇的“新奇”之所在(语言运用,叙述角度,借古讽今)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一课时(必要时,延长为一个半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1.元曲介绍
  元曲分为北曲和南曲。南曲又分为杂剧和散曲。在散曲里包含小令和套数。
  罗列出以上概念的介绍,让学生判断今天所学的课文属于哪一类型的文体。
  2.自由读
  A.让学生在自由读的过程中,圈出通假字。巩固形成辨识通假字的习惯。
  B.对照注释,读通课文。
  C.从整体上感受此元曲。
  3.检查自由读时完成目标状态
  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评价
  4.从历史的评价引入
  历史评价“好”,“好”在哪儿?
  5.具体的分析,字词句赏析
  课文分析:这套曲子由八支曲子组成,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写汉高祖来到村前,村里一片忙乱。第一层: 社长派差摊税,农民议论纷纷的忙乱情况。社长挨家挨户在粉壁上写通知,说这次差使不寻常。只要有差使派下来都不能借故推脱,一边要交纳除了根的草料,一边又要派差,都必须负担。这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