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62张,学案练习约19070+7090字。
第5课 离骚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主要作品 《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评价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二)人物轶事
屈原隐居花园洞
屈原遭到奸臣陷害被流放,从荆州过长江,渡洞庭,经常德,到汉寿,出十里柳溪到桃江羞山,寻访隐居在羞山的楚狂陆接舆遗踪,留下了“接舆髡首兮”的诗句。
进入桃花江后,屈原弃舟登岸,骑马沿着望浮古驿道的崎岖山路继续南行,“旦余济乎江湘”,“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在桃江停下流浪的脚步。
在今天的桃江花园洞村,留下了许多屈原隐居的传说和遗迹。村口的“下马坪”和“下马石”是客人拜访三闾大夫下马的地方,村后有为纪念屈原而取名的“端阳山”,村里有多处“三闾桥”。在杨家仑上的山腰有“屈女墓”,当地群众称“屈原小姐”墓,相传屈原的宝剑给爱女绣英陪葬,有四块金砖垫棺;墓在竹林中,竹叶盖满芳冢。据传还有“鸟嘴山”是屈原养鸟的地方,“鸭嘴塘”是屈原养鸭的地方,“放牛冲”是屈原养牛耕作之地。
屈原酷爱兰花,读书写作之余,种了很多兰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相传“花家坪”就是他的花圃。屈原种下的兰花代代相传,如今,花家坪已成为兰花种植基地,所培育的兰花品种繁多,优雅芳香,闻名海内外。
屈原隐居在花园洞,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创作了不朽的诗篇。《离骚》中很多诗句直接描述了桃花江一带的风物。如“黄荣可以盈室兮”,“荣”音绿,就是桃花江山中到处都有的淡竹叶;还有“荪”,溪荪,就是溪边长的石菖蒲;“摘琮枝以为羞兮”,羞,通修,即腊肉;“户服艾以盈要兮”,是典型的益阳、桃江风俗。楚地尚巫,千百年来在益阳民间都有“收魂”的风俗,而且流传至今。屈原受这种风俗的影响,在去往汨罗投江明志之前,为自己写了《招魂》:“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一)背景链接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至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
……
课时跟踪检测(五) 离 骚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解析:选D A项,“错”通“措”。B项,“邑”通“悒”。C项,“离”通“罹”。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謇朝谇而夕替 替:替换
B.谣诼谓余以善淫 谣诼:造谣、诽谤
C.忍尤而攘诟 尤:厉害
D.岂余心之可惩 惩:惩罚
解析:选B A项,替:废弃、贬斥。C项,尤:责骂。D项,惩:受创而改变。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又申之以揽茝
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鸷鸟之不群兮
C.①屈心而抑志兮 ②忍尤而攘诟
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解析:选A A项,①连词,表并列;②介词,因为。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偭规矩而改错 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顾以游目兮 ⑤佩缤纷其繁饰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宁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③⑤⑦⑧
解析:选C ①规矩,古今同义,均为“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的意思。②穷困,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经济上困难。③方圜,古义:形容词用作名词,方枘,圆凿。今义:比较广,泛指事物的形状、性状;指方法、准则;指天地间。④反顾,古今同义,均为“回头看”的意思。⑤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