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课件+课时跟踪检测+教学案):第3课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
第3课 课时一 致橡树.ppt
第3课 课时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ppt
第3课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
课时跟踪检测(三)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doc
第3课 致橡树__面朝大海,春暖花开__回旋舞
课时一 致橡树
(一)作者简介
生平
经历 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从小随父母定居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现在为中国作协福建分会理事。
主要
作品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1980年全国青年诗歌奖,《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品。
评价 舒婷的诗,构思新颖,富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精美,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是中国当代朦胧派诗歌的代表人物。
(二)人物轶事
1979年的时候,27岁的舒婷是鼓浪屿灯泡厂的锡工,日班夜班轮流交替。1979年6月,她写了《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那时的舒婷一边工作一边写作,在厂里焊灯泡,手里烫了很多泡。所以有这样的句子“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写完以后就寄
给著名诗人蔡其矫,蔡老师帮她把诗寄到广东的《作品》,遭到退稿。退稿里面编辑说:“这首诗晦涩低沉,不符合一个青年女工的感受。”不服气的舒婷后来读到她很喜欢的一个女诗人的诗,才知道,原来那个年代应该这样写:“女工的脸上像菊花一样的笑……”
背景链接
这首诗写于1977年3月27日。当时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们思想上的樊篱还没有彻底清除。在这十年中,人性遭到蔑视,爱情这一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现象,更是遭到贬低甚至扼杀。当时,不少诗文中所描写的男女主人公,除了有革命的理想和激情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欲望”,“爱情”这一“资产阶级的感情”更是与革命者的身份
……
课时跟踪检测(三) 致橡树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旋舞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朦胧诗和新月派诗孰优孰劣,这引起了________的争论。对它们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_______,其实它们________,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 各有千秋
B.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 各有千秋
C.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 半斤八两
D.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 半斤八两
解析:选B 经年累月:经历很多年月,形容时间很长。旷日持久:多费时日,拖得很久。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A.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B.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C.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祼的情感。
D.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
解析:选B B项与例句均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于阳刚的橡树倾诉自己内心的幻想。
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著名诗人徐志摩写的。
C.诗人郑愁予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三部组成的。
D.《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
解析:选D A项,介词误用,“对于”应改为“对”或“向”。B项,句式杂糅,可以删去“的作者”或“写的”。C项,句式杂糅,应去掉“三部组成的”。
4.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