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课件共58张,学案练习约15090+4100字。

  第16课     边城(节选)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23年到北京。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到北京大学任教,积极创办刊物,并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作品   主要作品集有《蜜柑》《神巫之爱》《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萧萧》,中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评价   他善于以清新、优美的文笔抒写青年男女的细致感情,以写人性美、人情美为创作的极致,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二)人物轶事
  沈从文“怯场”
  1928年,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26岁,只有小学学历,带一身泥土气,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为时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当时已颇有名气。
  但是,名气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面对台下渴盼知识的莘莘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待了10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开始讲课了,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引得全场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胡适知道后,十分赞赏沈从文的坦承与直率,认为讲课“成功”了。坦言失败,需要光明磊落的胸襟和正视自我的勇气,沈从文能正确对待第一次上课的失败,以后“不声不响地做自己的工作”,终于能挥洒自如地讲课了。
  (一)背景链接
  《边城》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
  ……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边城(节选)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绊倒(bàn)      水(chuài)
  埋怨(mán)  时(bèi)
  B.泅水(qiú)  犊(dú)
  擂鼓(léi)  峒(dònɡ)
  C.蚱蜢(zhà)  水(yuán)
  竹篁(huánɡ)  妓(jì)
  D.停泊(pō)  隅(yú)
  涨水(zhànɡ)  送(nuó)
  解析:选D D项,“泊”应读bó,“涨”应读“zh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牛椟  嗤笑  悖时  如期举行
  B.接壤  老鹳  琐呐  怏怏不乐
  C.鞭炮  侗族  岷灭  手脚伶俐
  D.放肆  抿嘴  歇憩  棕榈树
  解析:选D A项,“牛椟”应为“牛犊”;B项,“琐呐”应为“唢呐”;C项,“岷灭”应为“泯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都知道,《边城》的作者沈从文不仅小说写得好,晚年从事古代衣饰研究也很有成就,可以说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
  B.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国策,为许多欠发达地区解决自身发展难以克服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机遇,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C.世界名校的学生与中国学生零距离交流,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很多中国学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开场白几乎一模一样:“我教你一首中文诗吧!”
  D.跟高中毕业生赵仪聊天,最为惊讶的是她居然什么都懂,天文地理人文自然,样样来得了,哪里像个15岁的孩子,其综合素养像个有一定水准的成年人。
  解析:选C A项,不合逻辑,前面仅说沈从文小说写得好,后面就说他是文学创作的多面手,不合逻辑;B项,“解决……瓶颈”,动宾搭配不当;D项,“综合素养像个……成年人”,主宾不搭配。
  4.下面是选自《边城》的片段,中间几句的次序打乱了,排列合理的一项是(  )
  那条河水便是历史上知名的酉水,新名字叫作白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