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7540字。

  江苏省镇江句容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19小题,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méng(  ▲  )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  ▲  )的波浪。水珠子从花bāo(  ▲  )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  ▲  )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选自《雨的四季》)
  2.默写。(8分)
  ①水何澹澹,    ▲     。                                 (曹操《观沧海》)
  ②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海日生残夜,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       ▲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论语》)
  ⑥不知何处吹芦管,        ▲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⑦“       ▲       ”,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
  ⑧油蛉在这里低唱,       ▲       。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下列词语中不都属于动词的一组是(  ▲  )。(2分)
  A.跑步    担心    增加    可能         B.批评    存在    想念    上来
  C.佩服    发生    应当    唱歌         D.飞翔    扩大    左右    明亮
  4.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
  A.《朝花夕拾》共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我们可据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C.《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觉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之类,而“哭竹生笋”和“陆绩怀橘”的故事,如模仿则有性命之忧了。
  D.《五猖会》中,“我”急切盼望看到迎神赛会,在父亲的逼迫下背完《鉴略》再去看五猖会,可是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已兴趣索然。
  (2)阅读《草房子》选段,回答相关问题。(3分)
  A像一捆长长的铺盖卷在滚动。她滚动得十分投入。有几次滚出苗圃去了,她就慢慢地调整好,直到放正了身子,再继续滚动下去。她闭着眼睛从东滚到西,又从西滚到东,一边滚,一边在嘴里叽叽咕咕:“这地反正是我的,我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①选段中的A是       ▲      。她在苗圃打滚的原因是       ▲      。(2分)
  ②选段中的A最后是因何事而去世的?(1分)
  ▲                                     
  5.根据下面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提示:请以“大海”“天空”为喻体)(3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符。   
  ▲                                     
  ▲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问题。(5分)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庭前踏落花。
  6.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本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哪些具体景物?(2分)
  ▲                                    
  7.“游人不管春将老”,有的版本将“老”字写作“尽”字,两字虽意思相近,但“老”字效果却更好。为什么?(3分)
  ▲                                    
  ㈡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8~10题。(12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