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20个字。
《社戏》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1.夜色如水,少年似梦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似乎看到了已至中年的鲁迅,如此深情而又感慨地述说着那段斑斑驳驳、如梦似幻的“往事”。
“戏好看吗?”我问出了这个并不新鲜的问题。
“不好看。”几乎异口同声。
“‘我’想看铁头老生翻筋头的戏,但铁头老生却并没有翻。”
“‘我’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的戏,但等了许久都不见这些戏上演。”
“‘我’最怕看‘老旦’的戏,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
“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哈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
……
“确实,相比较之前对看社戏的期待、渴望,落空无望而又复得的一波三折的描写铺垫,社戏上演的确实太平淡了。但大家反映的‘不好看’,都是通过戏的演出内容和其他人表现上来说的,‘我’也说‘不好看’了吗?”
“我没有说,但‘有些疲倦’了。”
“支撑着仍然看。”
“很扫兴。”七七八八的声音回应我。
“这里面写到了我的‘煎熬’,确实侧面表现出这场社戏并没有那么好看。但我的情绪真的跟大家描述的一样很失望很低落吗?”我继续鼓励大家游曳到文字里。
“虽然戏不好看,但是‘我’还是喜欢看的。‘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里‘疑心’‘不好意思’说明了‘我’的恋恋不舍、一路上的心神不定,甚至有些后悔跟他们一起走了。虽然前面的戏不够精彩,但是‘我’仍然很珍惜这场社戏,很期待马上会有惊喜的,只是碍于作客,不忍心扫了大家的兴。”有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一句自己解读起来。
“有点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面一直絮絮叨叨,念念不忘。”有同学补充道。
“但是,也不足以说这个戏就真的很好看吧?”有同学反驳。
“我们认为并不好看的社戏,在‘我’的眼里却是最好看的,甚至很多年后,作者用了一个词‘真的’来强调这份内心的深情。大家能够理解作者这样的感慨吗?”我要求孩子们再次齐读文末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并且比较“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么好看的好戏了。”一句的表达差异,找到细微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