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60字。

  2017年全国卷 I 作文“中国关键词”写作指导
  【真题在线】
  据近期一项对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今年高考全国卷 I 语文作文,与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命题思路上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形式采用了《考试说明》第 62 页 " 题型示范 " 当中 " 调查报告 "+" 关键词 " 的命题形式,内容完全符合《考试大纲》里对 " 立德树人 " 的要求,要求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关键词也与《考试说明》中列出的 " 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开放程度 " 等展现中国大众文化自信话题的探讨。
  2017 年全国卷 I 作文选材贴近中学生活,着眼身边事,体味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作文选用了 " 调查报告 " 的形式,既避开了各地区对时事的备考热点,又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与作文评价的方向。所涉及的有关中国形象 " 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移动支付 " 等内容,是考生再熟悉不过的,足以引发考生对我国形象产生自己的思考与判断,由浅入深地分析材料与社会现实,探讨社会生活本质,畅想现实与未来。同时,题目开放性强,可以在众多关键词当中选择两到三个,对关键词本身的的理解与关键词之间的分析也是多元开放的,考生切入角度可以多样,个人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国家的角度、哲学的角度、文化的角度都是可以的。需要提醒同学的是,有话可谈的同时但也要注意到题中的两大 " 陷阱 ":一是不能对关键词泛泛而谈,二是注意突出文体特征。
  题目提供12个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关键词来源于社会生活,贴近新课改实际,这种命题具有非常强劲的导向性作用,目的很明确,就是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家发展,肯定国家发展中的辉煌业绩,正视前进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12个关键词可以大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