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 家.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 读《堂吉诃德》.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1 永远新生.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科学与艺术.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3 故乡.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4 小男孩.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 百合花.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 奥伊达的理想.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 笑.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8 南州六月荔枝丹.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9 善待家园.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石缝间的生命.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 龙永图趣说WTO.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古文二则.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2 与朱元思书.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3 送东阳马生序.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 与妻书.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5 诗词六首.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6 《庄子》二则.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7 周公诫子.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8 出师表.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9 答司马谏议书.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废墟的召唤.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0 诗词五首.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更浩瀚的海洋.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词两首.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6 再别康桥.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7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8 外国诗两首.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 《家》的序和跋.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时事聚焦.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开一次小型现代诗歌研讨会.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漫谈音乐的魅力.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你相信商业广告吗?.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趣谈中学生活.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口语交际 商讨“毕业晚会”活动方案.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毕业寄语.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草拟一份合同.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感悟自然.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记下你心中的美.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我和亲人的故事.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写作 写一篇小评论.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综合性学习  主题探究学习:初识“诸子百家”.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综合性学习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doc
2018年春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专题 综合性学习 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doc
  第一单元
  1 家
  哲学家周国平曾说:“我相信,骄傲是和才能成正比的。但是,正如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一样,大骄傲往往谦逊平和,只有小骄傲才会露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有巨大优越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周国平是一个怎样的人?关于“家”又有怎样的见解?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
  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2.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
  3.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家是什么?
  家是“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似箭归心;
  家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剪落的灯花。
  家在哪里?
  家在席慕容的那根短笛里奏响;
  家是写满了余光中的那张邮票。
  “家”在哲学家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周国平的《家》——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袅袅(niǎo)    温馨(xīn)    琐屑(xiè)
  休憩(qì)       摇曳(yè)        陶冶(yě)
  冥想(mí ng)    萦绕(yíng rào)  倦鸟思巢(cháo)
  命运莫测(cè)   举止泰然(tài)   黯然失色(àn)
  安之若素(sù)  一应俱全(yīng)  朦胧(méng lóng)
  2.听老师范读,注意标注生字词。
  3.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解析词语。
  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琐屑:琐碎。
  休憩:休息。
  祝祷:祝愿祷告。[]
  黯然失色:没有光彩,失去色泽。
  冥想:深沉的思索和想象。
  萦绕:萦回。
  举目无亲:指人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多用于形容流浪异乡的人。
  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2)多音字。
  (piāo)漂流        (zài)装载
  漂    (piǎo)漂白   载
  (piào)漂亮         (zǎi)记载
  (3)形似字
  馨(xīn)温馨             陶(táo)陶醉
  磐(pán)磐石            萄(táo)葡萄
  磬(qìng)罄竹难书        淘(táo)淘气
  5.作者链接。
  周国平,当代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2 石缝间的生命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述古老平原上顽强生长的野草以衬托依依惜别之情,使得诗意中充满情意,意境也由此开阔起来。大凡文人撰文,常常要通过描述自然界景观来表述心中至深的情理。今天我们要学的《石缝间的生命》也属于这一类作品,看看本文又是通过描写生命景观来揭示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1.掌握文中的几个词语,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涵。反复诵读,揣摩语言的表现力。
  2.理解石缝间的生命的生长特点,了解作者所赞美的精神与讴歌的人。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人文精神。
  4.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语句、段落加以揣摩,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
  一、新课导入
  每个人都只被赋予了一次生命,有些人轻视生命,一辈子轻飘飘地就过去了,庸庸无为,这些人的生命价值是小的。有些人隐忍、坚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活出了精彩,他们的生命价值是大的。对于你,对于我,对于他而言,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或许,今天的我们不知该怎么回答,但是,如果你有心,会从身边的现象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或许你会对生命有所感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潸然泪下(shān)  采撷(xié)   倔强(jué jiàng)
  吮吸(shǔn)     扼制(è)     茁壮(zhuó)
  狭隘(ài)       贫瘠(jí)     佐餐(zuǒ)
  逊色(xùn)     根深蒂固(dì)   不可扼制(è)
  黑黝黝(yǒu)   巍峨挺拔(é)   永不凋落(diāo)
  雄伟苍劲(jìng)  驾驭(yù)      震慑(shè)
  犀利(xī)
  2.听老师范读,注意标注生字词。
  3.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解析词语。
  潸然泪下:形容因有所触动而流泪。
  采撷:摘下,取下,采集。
  吮吸:把嘴唇聚拢在有小口的物体上吸取东西。
  扼制:把守,控制。
  贫瘠:土地不肥沃。
  藤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困厄:艰难窘迫。
  逊色:差,比不上。
  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震慑:害怕,震动使害怕。
  (2)多音字。
  (jiàng)倔强         (báo)厚薄
  强    (qiáng)强大    薄   (bó)薄弱
  (qiǎng)勉强        (bò)薄荷
  (3)形似字。
  隘(ài)狭隘            扼(è)扼杀
  溢(yì)洋溢           
  缢(yì)自缢            厄(è)厄运
  5.作者链接。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株连,被定为“胡风分子”,3 废墟的召唤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写道:“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被两个强盗抢劫后的圆明园变成了什么样子?百年后的国人又会怎么看待这废 墟?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
  1.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2.理解句子的含义。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待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4.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但是,享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在1860年被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为灰烬。从此,人类尽失亚洲文明。百年前的国人面对这耻辱无可奈何,可百年后的国人又会想些什 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宗璞的《废墟的召唤》——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远瀛观(yíng)    甲胄(zhòu)    充塞(sè)
  断碣残碑(jié)    嗫嚅(niè rú)     迤逦(yǐ lǐ)
  窸窣(xī sū)    轮廓(kuò)    海藻(zǎo)
  绮辉(qǐ)      蘸(zhàn)    慷慨激昂(kǎi)
  瞬息万变(shùn)    怅然凝望(chàng)    悄立(q iǎo)
  匹夫有责(pǐ)
  2.听老师范读,注意标注生字词。
  3.大声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解析词语。
  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2)多音字。
  (bó)停泊           (qiāo)静悄悄
  泊                   悄
  (pō)湖泊           (qiǎo)悄然
  (3)形似字。
  儒(rú)儒生             琦(qí)琦玮
  嚅(rú)嗫嚅             绮(qǐ)绮丽
  孺(rú)孺子             倚(yǐ)倚靠
  5.作者链接。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6.写作背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