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20个字。

  材料作文“信仰”构思与演练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试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为话题,紧扣材料的三个观点任选其一或辩证分析立意均属切合题意。如以第一句为切入点,考生可批判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实质与危害,呼唤信仰的回归;如以第二句为切入点,考生可讴歌信仰的力量,呼唤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社会,发现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为切入点,考生可采取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信仰的状况,即既没有丧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同时,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
  【推荐素材】
  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
  ——契诃夫
  屠呦呦PK黄晓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将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8日,演员黄晓明在上海举办婚礼。据媒体报道说,这场盛大的婚礼开了上百桌,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堵了半条上海市市中心的延安中路。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铺天盖地全是黄晓明结婚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了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于是,有网友评论: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明星太多,导致上海市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让我不禁想问: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Angelababy一季录《奔跑吧,兄弟!》的收入的时候,让我不禁想问:“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贝尔奖,必将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吗?
  当然,也有网友评论:把黄晓明与屠呦呦放在一起比较是不合理的,因为科学家追求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