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0再塑生命的人f.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1《论语》十二章.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3纪念白求恩.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3植树的牧羊人.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5走一步,再走一步.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6诫子书.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6猫.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8狼.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9动物笑谈.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1春.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21皇帝的新装.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22天上的街市.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23女娲造人.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24寓言四则.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2济南的冬天.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3雨的四季.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4古代诗歌四首.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5秋天的怀念.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6散步.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7散文诗二首.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8《世说新语》二则.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二单元测评.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六单元测评.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三单元测评.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四单元测评.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五单元测评.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同步分层测评:第一单元测评.doc
第一单元
1 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rùn) 稀疏(shū) 水涨船高(zhàng)
B.抖擞(sǒu)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C.应和(hé) 蓑衣(suō) 戴着笠(lì)
D.撑伞(zhǎng) 酝酿(niàng) 欣欣然(xīn)
2.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4.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 ”字,写了“ ”“ ”“ ”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部分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是描写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 ”,深化了主旨。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批注①: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批注②: ]
…………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批注③: ]
2 济南的冬天
1.给下列句 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标出。
(1)“山东省第一届应往届毕业生综合类大型人才招聘会”在省城济(Jǐ Jì)南的历山剧院召开。
(2)云南昆明滇池的蓝藻(zǎo zào)大量繁殖,湖水如绿油漆一般。[]
(3)在感恩新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个小水窖,里面贮(chǔ zhù)满了清水。
(4)老舍研究专家和老舍作品翻译家保尔•巴迪先生呼吁尽快地“实事求是”地澄(dèng chéng)清老舍之死的真相。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 。
响亮 响晴 温晴
(1)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 的。
(2)自然,在热 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
(3)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 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人参与,随手捐助”才是慈善的本意。
(2)惠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美,很舒适,是一座秀气中带点灵气的城市。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
(3)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 空灵的蓝水晶。( )
第一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着落(zháo) 莅临(lì) 吝啬(sè) 润湿(rùn)
B.酝酿(niàng) 筋骨(jīn) 水藻(zǎo) 应和(yīng)
C.黄晕(yùn) 蓑衣(suō) 暖和(nuǎn) 贮蓄(zhù)
D.淅沥(xī) 捉迷藏(cáng) 静谧(bì) 梦寐(mèi)
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3分)
山岛耸峙 咄咄逼人 披蓑带笠 倾盆瓢泼 抖擞精神 一年之季在于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D.随着《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公布,将助推南充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跑线上。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5分)
(1)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 , ; , 。”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 ”。
(5)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8分)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见右图)
材料二 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捞出切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