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6970字。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静谧(mì ) 屋檐 棱(líng)镜 铃铛
B、抖擞(sǒu) 摇蓝 狭窄(zé) 姣媚
C、竦(sǒng) 箫瑟 匿(lì)笑 流转
D、徘徊(huái) 烂漫 整宿(xiǔ) 诀别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________。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______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________,但越往上走,攀登越_______ ,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3、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计时服务近日在海滨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都认识到不适当地管教孩子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更不明白,怎么样把书读好?
B、“唱得真好!”一个声音响起,“谢谢,你让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C、“爱是不是太阳?”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D、对于公众而言,多读她的文学作品、多学她的淡定、从容,是对杨绛先生最好的纪念。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师傅”和“师父”
在中国人的教育辞典里,“师傅”与“师父”是两个与教师密切相关的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了解“师傅”与“师父”区别在哪里,往往混用这两个称呼。这提醒我们,有必要通过梳理“师傅”与“师父”这两个称呼所指的演变,辨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看混用这两个称呼是否适宜。
“师傅”一词,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榖梁传》昭公十九年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年已8岁的儿童,如果不进学从师,那是父亲的罪过。《三字经》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这一意思。
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的老师。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吴王濞传》:“吴太子师傅皆楚人。”由一个“皆”字,可见“师”和“傅”是并列关系。《史记》中9处11次出现的 “师傅”,都是这一意思。这时的“师傅”,总是和“宫廷”、“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从西汉到南宋,这是师傅最通常的所指,明清时期,依然保留了这一意义。
显然是因为“师傅”的地位太尊、声望太高,所谓的“身为师傅,贵极人臣”,这一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