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修改病句十法
2005年全国三套试卷将基础知识的选择题由6道减到选考4道,但辨识病句仍是必考两道内容之一,并且2006年语文自主命题的省市试卷结构要求向全国卷靠拢。所以笔者根据高考命题在病句“症状”设计上的一些规律,结合全国高考病句辨识试题,谈十种快速辨识病句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一看修饰成分。句中有修饰成分,可考虑是否语序不当或赘余
例 1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句中的多重状语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昨天,许多老师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或“许多老师昨天……”
例 2 :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广东)句中定语“180多家”的位置不当,应放“单位”前面。
例3、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句中“万一”与“若”重复,属赘余。
二看并列成分。句中有并列成分,当考虑它们同其他成分是否搭配或照应,它们是否存在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
例 1 :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句中并列主语中“消防车”同动词谓语“放弃休假”“坚持”不搭配。
例 2 :许多穿裙子的妇女和青年正在那里拍照。句中的定语“穿裙子的”和中心语“青年”不搭配;“青年”和“妇女”词义有交叉,不能并列。
例 3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句中的“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与“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照应错位,应将后者的语序打个颠倒,方可照应。
例4: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全国卷1)
“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可去掉“床上用品”。
三看两面词。句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