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_13周)(含解析)(打包13套)新人教版必修5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1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2周装在套子里的人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3周边城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4.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4周归去来兮辞并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6.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5周滕王阁序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6周逍遥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7周陈情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2.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8周咬文嚼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5.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09周说“木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7.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0周谈中国诗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19.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1周中国建筑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21.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2周作为生物的社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23.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3周宇宙的未来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20171129125.doc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赍发(jī) 迤逦(yǐ) 玷辱(zhān) 肐察(gē)
B. 恁地(nèn) 酒馔(zhuàn) 尴尬(gān) 昭然(zhāo)
C. 提防(tí) 仓廒(áo) 差拨(chāi) 省亲(xǐng)
D. 搠倒(shuò) 剜肉(wān) 庇祐(pì) 掇开(du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A项,“玷辱”中“玷”应读“diàn”;C项,“提防”中“提”应读“dī”;D项,“庇祐”中“庇”应读“b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喝彩 佑护 生事馅害 前街后巷
B.调和 冤仇 素不相识 天理招然
C.妨碍 搭膊 浆洗缝补 话不絮烦
D.救济 勤谨 伏侍不瑕 交头接耳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水浒传》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美轮美奂,流传极广。
B.人们常说双鱼座的人是善良的,好欺负,总是一副逆来顺受、可怜兮兮的模样,其实在十二星座中恰是这个最柔弱的星座,也是耐力超强的星座。
C.美国高级官员表示,美国政府要借有关导弹的问题来敲打伊朗,作为中东国家的以色列正倚马可待。
D.明明高太尉一步一步地陷害林冲,可林冲总觉得如果自己能够感恩戴德地对待别人,别人就不会再加害自己了,所以,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
【答案】B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动词,准确恰当的一项是(3分)
(1)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______得一条絮被。
(2)(林冲)把被卷了,花枪______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3)(林冲)把被______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4)(林冲)劈胸只一______,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
A.拽 挑 扯 提
B.摸 担 拽 拉
C.扯 戳 拉 拽
D.拽 挑 抓 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动词。在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经常通过动作展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推断该使用哪个动词。“拽”字显得费劲,“挑”字显得洒脱,“扯”字显得随意,“提”字显得轻巧。
5.下列对加横线的词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钱财(不该)
②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沿路)
B.①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从来)
②小二换了汤,添些下饭(把饭吃下)
C.①那个官人和管营、差拨两人讲了礼(见面)
②却才有个东京来的尴尬人(刚才)
D.①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消散损耗)
②多得林冲看顾(多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要注意古今异义词。B项,②“下饭”的意思是“下饭的菜肴”。C项,①“讲了礼”的意思是“见了礼”。D项,①“消耗”的意思是“消息”。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认将进来 “将”:助词,无义 我自有伴当烫酒 “伴当”:仆役
B.但有衣服 “但有”:只要有 将出一两银子 “将”:拿出
C.团团寻了一日 “团团”:到处 彤云密布 “彤云”:浓云
D.神明庇祐 “庇祐”:保佑 搠倒差拨 “搠倒”:推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D项,“搠倒”解释为“推倒”错,应为“刺倒”或“扎倒”。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头:宋朝教授武艺的人用的称呼,类似于现在的教练,并非官职。
B.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前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
……
边城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泅(qiú)水 茶峒(dòng) 氽(tǔn)着 饱蘸(zhàn)
B.鞶(pán)鼓 糍(cí)粑 嗤(chī)笑 呜喇(lā)
C.眺(tiào)望 脖颈(jìng)子 悖(bèi)时 洞穴(xué)
D.翘(qiào)起 狂吠(fèi) 欺侮(wǔ) 角隅(y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C项,“颈”为多音字,在这里应读“gěng”。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竹杆 流泻 含糊 怡然自得 B.花轿 渡船 粗鄙 甘拜下风
C.撑船 摇橹 粽子 兵慌马乱 D.葫芦 刚砂 山峦 左睇右盼
【答案】B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B.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
C.(翠翠)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其实她那意思就是“你这个人!我怎么记不得?”
D.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唢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项,“娘送女”是曲子的名称,应用书名号。
4.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 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 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 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
……
宇宙的未来
(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60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混沌(hūn) 椭圆(tuǒ) 坍缩(tān) 悬崖勒马(lè)
B.宇宙(yǔ) 暴涨(zhǎnɡ) 膨胀(zhànɡ) 诘责问难(jié)
C.估算(ɡū) 荫庇(yīn) 旋转(zhuǎn) 模棱两可(lénɡ)
D.尴尬(ɡān) 褴褛(lán) 槛车(lán) 泛滥成灾(làn)
【答案】B
【解析】A项,“混沌”的“混”应读“hùn”;C项,“荫庇”的“荫”应读“yìn”;D项,“槛车”的“槛”应读“j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赌柱 膨胀 辐射 万无一失
B.碰撞 蹦溃 耗尽 不可思议
C.谦和 螺旋 咒语 百思不解
D.暴涨 额外 悍卫 时间流逝
【答案】C
【解析】A项,“柱”应为“注”;B项,“蹦”应为“崩”;D项,“悍”应为“捍”。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从全国、全省 三门峡市自身发展情况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门峡市也已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②有人建议意大利甲级联赛应该停赛一年,这 不是一个好办法,尽管停赛对足球经济将是一个 性的打击,造成的损失也将不可估量,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反思的空间。
③2016年8月7日晚,《大唐荣耀》剧组在拍摄时不小心引起大火,剧组搭建的廊桥 ,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A.以至 未曾 消灭 坍塌
B.以致 未尝 消灭 坍缩
C.以至 未尝 毁灭 坍塌
D.以致 未曾 毁灭 坍缩
【答案】C
【解析】①以至: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②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未曾:“曾经”的否定。③毁灭:摧毁消灭。消灭:a.消失;灭亡。b.使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④坍塌:(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坍缩:天体体积缩小,密度加大。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奥巴马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即在经济方面严厉指责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