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940字。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8周教研联盟测试
  七年级语文科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超过100分。
  一、 基础知识  (21分)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6分)
  (1)□□□□,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分)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分)
  (3)□□□□□□,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旧事物交替之哲理的诗句是:□□□□□,□□□□□。(2分)
  2. 下列对古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动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静景。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1)她qiáo cuì (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 (          )、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3)高兴起来,hū péng yǐn bàn(        )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4)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 lín(      )的鱼塘。
  4.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一切分歧的根源就在于言语,而最意味深长的友爱总是无言的。
  B.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C.她每次回母校都会莅临这间舞蹈室,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D.巨款失而复得,让他喜出望外。
  5. 下面是某同学在班会上发言的一个段落,有语病的一处是(      )(3分)
  A.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礼貌用语就属于良言之列。B.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礼貌用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长远发展。D.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社交场合中,我们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6. 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工整(3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二、文段阅读(27分)
  (一)课内文言文(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并写出含有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一个成语。(4分)
  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到   ( 自始至终 )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元方入门不顾        (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是个既“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