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7370字。

  长沙市2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阶段性测试试卷
  语 文
  第I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共(ɡōnɡ)其乏困       肆(sì)其西封       阙(què)秦利晋     寥廓(guó)
  B. 皆为戮没(mò)         痛于骨髓(suǐ)      右手揕(zhèn) 胸   变徵之声(zhǐ)
  C. 瞋(chēnɡ)目而视      人为刀俎(zǔ)       戮(loù)力同心     按剑而跽(jì)
  D. 峥嵘岁月(zhēngróng)  卒起不意 (zù)      参乘(shèn)      流王于彘(zhì)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与辨析。A项 阙(jué)秦利晋  寥廓(kuó) B项 皆为戮没(mó)   C项 瞋(chēn)目而视     D项 峥嵘岁月(zhēng  ròng)    卒起不意 (cù)
  2. “东道主”“图穷匕见”“劳苦功高”“道路以目”“怒发冲冠”分别出自
  A. 《史记》   《左传》    《战国策》   《国语》       《国语》
  B. 《史记》   《国语》     《左传》    《战国策》     《左传》
  C. 《国语》   《左传》     《史记》    《战国策》     《史记》
  D. 《左传》   《战国策》   《史记》    《国语》       《战国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东道主”或“东道国”,典故出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图穷匕见”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舞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劳苦功高”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道路以目”出自《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怒发冲冠”出自《战国策• 燕策三》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3.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答案】C
  4.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为《春秋》作注解的,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A项错在“编年体”。《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项错在“纪传体”,《左传》是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C项《烛之武退秦师》载于《左传•僖公三十年》。所以D项正确。
  5. 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让周恩来对下联。很快,车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来,于是周恩来立即对出下联.你知道周恩来的下联吗?请你写出。
  【答案】天心阁,阁藏鸽,鸽飞阁不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一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本题的难点在于:一、“洲”“舟”同音。二、“洲”“舟”一静一动。三、上联内容很有地方特色。所以对对联时一定要注意这三点。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题(每题3分,共39分)
  课内阅读部分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