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小题,约7100字。
普陀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 分)
(一)默写(15 分)
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____________________,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5.所以动心忍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 6一7 题(4 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开首两句出现的景物与《天净沙•秋思》中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 和夕阳。(2分)
7.下列理解恰当的是 ( )(2 分)
A.整首曲写尽秋意却无一“秋”字。
B.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秋天的美景。
C.前后画面的对比极尽秋景之迟暮。
D.最后一句以抒情收尾,直打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8一10题(9 分)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选自短篇文言小说集《_________》。(2 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文本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4 分)
A.本文用精练的语言十分传神地描写了狼的动作、神态。
B.本段文字详细地表现了屠户由畏惧到拼死自卫的过程。
C.故事启发我们:不论怎样狡诈的恶人终归是要失败的。
D.屠户的表现让我们懂得遇到邪恶势力一定要勇于斗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1一13 题(12 分)
试焚宫室
越王问于大夫文种曰:“吾欲伐吴,可乎?”对曰:“可矣,吾赏厚而信,罚严而必①。君欲知之,何不试焚宫室?”于是遂焚宫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②之赏;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不救火者,比降北③之罪。”人之涂其体,被濡衣④而赴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胜之势也。
【注】①必:果断,决断。②降北:此指投降败敌。③比死敌:比,等同:死敌,死于敌,为抗敌而死 ④被濡衣:被,同“披”;濡衣,湿衣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 分)
(1)吾欲伐吴( ) (2)吾赏厚而信( )
12.翻译画线句:救火而不死者,比胜敌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3.越王欲伐吴,试焚宫室。下令前民众“______(1)______”;下令后民众 (用自己的话概括)。由此,越王明白胜利的必要条件是 (6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4一18 题(20 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①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尤其新媒体的“星”闻报道存在着一“热”一“冷”两种现象。对娱乐明星的花边轶事、生活八卦,一炒再炒,文字、图片、视频,甚至还用上了直播、H5等新技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率部队抗洪救灾保护 42万人生命财产的“流泪将军”董万瑞、被誉为中国航天“总总师”的两弹元勋任新民相继离世,相关报道却显然冷清不少。这种冷热失衡的舆论现象,背后折射出同一的价值取向。
②娱乐明星知名度高、粉丝众多,一举一动都可能受到关注,很容易因为你只挨了两刀,而我却经历了千百次的雕琢!”
人生亦如此,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我们的人生才会精彩,生命也才会有价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