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7500字。答案详细,文学鉴赏及作文都配有范文。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 长沙一中   许美良      桃源一中   江献忠      常德一中   杨智慧
审题人 : 师大附中   汤正良      长郡中学   刘建琼      湘潭一中   章新华
说明:本卷分Ⅰ卷和Ⅱ卷,共六个大题,22个小题;全卷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各位同学请认真审清题意,务必按指定区域书写答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执著   着想   着落   棋高一着   无处着力
B.称职   称赞   称心   称体裁衣   瞠目结舌
C.闪烁   硕大   朔望   数见不鲜   媒妁之言
D.讥诮   俊俏   捎带   悬崖峭壁   悄然落泪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其实  各行其事   国事  共商国是  事实胜于雄辩
B.砥砺  计日程功   嘉勉  励精图治  初生牛犊不怕虎
C.简练  对簿公堂   沉缅  和衷共济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匮乏  功亏一篑   贵冠  贵人多忘  人贵有自知之明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天把无穷无尽的生命力        在万物的身上,使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②常德一中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理念先进,是一所很有        的学校。
③长沙一中的老师经常教育学生,人家的先进经验        要学,但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终会        自己。
A.贯注  品味  固然  迷失              B.灌注  品味  虽然  丧失
C.贯注  品位  虽然  丧失              D.灌注  品位  固然  迷失
4、下列各句中加点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天,我们乘飞机到了浙江宁波,第二天又飞到了北京,接着又转而飞回长沙,天马行空,好不惬意。
B.强调规范答题好,这其实是在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行为习惯,好作风是“规”出来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C.每位同学要善于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成功搭建平台。平台是什么?是知识。我们从现在起就得要处心积虑地积攒知识。
D.高三的生活也许有些枯燥,也会有些烦恼,但可以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还有师生们相濡以沫,可以感受到温情的甜蜜。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桃源一中新校区气势恢弘,各种建筑布局合理,教学楼、综合楼、食堂豪华而气派,见之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在中国和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看着在画中与人物和环境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细长双腿的仙鹤和身体苗条的白鹤,脸上不露一点声色。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列两段话的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仅仅作为一个季节,就有其他季节无可比拟的色态,只有春天能使其在总趋势上发生良性巨变:                                     。
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表面上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一片片浪漫的文字与一幅幅亮丽的风俗图,                                    。
①山为之绿,草为之青,花为之艳,水为之盈。
②山为之绿,水为之盈,花为之艳,草为之青。
③与其说它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
④它不仅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诗圣与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学泰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